闲话“轿子”文化
袁文良
轿子,古时称为“肩舆”。“舆”本义是指“车中装载东西的部分”,简单地说也就是“车厢”。顾名思义,“肩舆”则是指人用肩膀抬着行走的车厢,正如《明史·舆服志》中所说的那样:“轿者,肩行之车。”作为中国古代的一种交通工具,轿子在中国已有四千多年的历史,形成了独特的轿子文化。
据有关专家考证,轿子的原始雏形产生于公元前21世纪的夏朝初期。中国古代第一部历史典籍《尚书·益稷》中记载:大禹自述其治水经过时,说了这么一句话:“予乘四载,随山刊木。”司马迁在《史记·夏本纪》中对“四载”作了解释:“水行乘舟,陆行乘车,泥行乘橇,山行乘欙。”这里说的“欙”就是原始的轿子。
古代轿子分为“官轿”和“民轿”两种。“官轿”不仅是官员出行时的交通工具,也是权力和地位的象征,其装饰用的绸缎多为黄色、枣红色或绿色。而“民轿”多为青布小轿,供富绅之家出行使用。还有一种专门用于小姐贵妇乘坐的“女轿”,装饰精巧,红缎作帏,辅以垂缨,显得小巧华贵,具有浓厚的闺阁气息。此外一些妓院也有专门用于妓女出堂时乘坐的轿子,大多为二人小轿,装饰华美艳丽,但很少挂有轿帘,借以招揽嫖客。民轿中还有一种“喜轿”,是普通百姓家庭办婚事儿时抬娶新娘用的“花轿”。
然而,在中国古代,朝廷对官轿的使用却有着严格的规定,因而限制了轿子文化的发展。北宋王得臣所著的《麈史》中就明确记载,唐朝初期,轿子只是皇帝和嫔妃的代步工具,其他人没有资格享用。就连宰相这样的高官也只能骑马,不能坐轿。到了唐武宗年间,规定虽然有所放松,但也只允许三品以上的官员如宰相、三公、尚书令和患病体弱或年老辞官的人员坐轿,除此之外,无论官位大小尊卑,一律不准坐轿。
宋朝初期,朝廷沿袭了五代时期的舆服制度,对轿子的制作有了改进,也使轿子文化得到丰富。《宋史·舆服制》中对当时官轿的外形进行了描述:“正方,饰有黄黑两等,凸盖无梁,以篾席为障,左右设牖,异以长竿二。”凸起的顶盖,正方的轿厢虽然并不都围以蔑席,但两侧一般都有个窗牖,左右各有一根抬轿的长竿。至于说允许坐轿子的官员级别当时也有了进一步的明确限制。北宋真宗年间,四朝元老文彦博因年老体弱多病,被皇帝特许坐轿上朝,这应当是特殊的恩典。另一位身患疾病的元老司马光,也被皇帝特许坐轿,但司马光一再辞谢,不敢接受。不过,由于轿子的好处显而易见,因而在民间渐渐流行开来,朝廷的有关乘轿子的规定也就形同虚设了。到了北宋末年,开封城里出现了专门经营出租轿子的店肆。与北宋对峙的辽国,在坐轿方面也有严格的规定。元代脱脱等人所撰的纪传体史书《辽史》中记载显示,只有辽国皇帝才能坐轿,即便是皇太子也只能乘车,而不能坐轿。南宋高宗赵构迁都临安(今杭州)以后,因为江南多雨,道路泥泞,才允许官员坐轿。
1368年初,明太祖朱元璋击破各路农民起义军后,于南京称帝,建立明朝。不久,便颁布诏令,要求文武官员只能骑马,不得坐轿。弘治年间,朝廷对轿子的乘坐规定有所放松,但也不是任何人都能坐的。据说,隆庆二年,应城伯孙文栋违例乘轿被百姓告发,立刻被罚停俸禄。但到了景泰年间以后,朝廷对对官员坐轿的限制更加放松,官员一个个便开始坐轿出行,骑马出行的越来越罕见。这一时期,各级官员相互攀比,以致于轿子的制作一个比一个精良,装饰一个比一个豪华,轿子成为官员们要面子、讲排场、耍威风的最佳载体。有资料显示,明朝著名政治家张居正的轿子内部面积有五十平方米左右,分别设有卧室、客厅和厕所,轿子两侧还有观景回廊。其出行时,要有三十二人抬着它前行。万历年间,张居正回湖北荆州老家奔丧,坐的就是这顶轿子。
到了清朝,朝廷对轿子的使用又制定了详细的严格规定。《大清律例》规定:三品以上京官使用四人轿,出京可以坐八人轿,外省督抚也用八人轿,普通官员坐四人轿。所以,“八抬大轿”便成了高级官员的出行标志。这时轿子已经完全成为权力的象征,骑马和乘车则被认为是下贱的行为,以至于八旗将领上前线指挥作战也都是坐着轿子前去。太平天国时期,天王洪秀全坐的是六十四人大轿,东王杨秀清坐的是四十八人轿,他们从府邸出来,南京城就要全城戒严,老百姓要跪在路边,背对着他们的仪仗队,如果冲撞了他们的仪仗队,轻则被斩首,重则被凌迟处死。轿子的等级制度和权力观念在这一时期达到了史无前例的疯狂程度。
民国时期,由于人力车的兴起,轿子被逐步取代,直到解放前夕,除了迎亲花轿外,其它轿子已基本绝迹。如今,除了在一些旅游景点的民俗表演中偶尔还能看到花轿外,我们再也难觅轿子的踪影,轿子早已成为一种文化符号走进了历史。
新闻推荐
本报讯(史云歌记者周琴)7月26日,东区弄弄坪街道党工委联合辖区民乐社区党支部开展了“重走长征道路,传承红色精神,激发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