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 今日国内> 正文

特色小镇不能成为“失去特色的小镇”

南宁晚报 2019-07-30 05:24 大字

■郭元鹏

近日,国家发改委发布了第一轮全国特色小镇典型经验,同时公布了419个需要淘汰整改的特色小镇名单。国家发改委相关负责人指出,经过探索实践,特色小镇建设取得了一定成效,积累了一些经验,但也有些小镇名不副实,还有些小镇质量不高。未来,国家对特色小镇将设立动态调整机制。(7月29日《新京报》)

自从2016年国家住建部等三部委发布《关于开展特色小镇培育工作的通知》以来,各地都在积极谋划、建设特色小镇。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2月,全国特色小镇试点403个,加上地方创建的省级特色小镇,数量超过2000个,大有遍地开花之势。

然而,“特色小镇”的建设也导致了一些问题的发生。最为明显的就是,“特色小镇”成为房产开发,成为建设现代建筑大赛。有的地方,一个小小的县区,竟然同时开展五六个“特色小镇”建设,看着都不错,看着都美丽,实际上一点特色都没有。如此一来,“没有特色的特色小镇”成为城市“千孔一面”的衍生物,失去了建设“特色小镇”的基本意义。

最值得关注的就是让“特色小镇”失去了原来的味道。一些地方的小镇没有改造之前,原本还有点特色,比如农家院落是沿袭下来的布局,比如乡村道路是曲径通幽的方式,比如荷塘月色保留了昔日的模样。可是,当商业的资金进驻之后,原本芦苇飘荡、乡野月光、蔬菜青青、鸡鸭嬉戏的纯美风情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钢筋水泥的苍白,是高大建筑的压抑。

想起前不久海南省的一个引发热议的规定:新农村新建建筑,高度不能超过椰子树。有人就说,为何乡村的建筑就不能超过椰子树,难道农村人就不能住高楼大厦?这不是歧视乡村吗?其实,人家是要用这样的规定留住风景,留住特色,留住韵味,留住情怀。

“特色小镇”不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新规定的出台是对“特色小镇”的纠偏,“特色小镇”不能成为“失去特色的小镇”。竹叶沙沙、芦苇飘荡、野草摇曳、野渡月光,“特色小镇”需要原生态的美。

新闻推荐

聚焦“空间天气” 我国启动建设“空间环境地基监测网”

据新华社电记者从北京市怀柔区获悉,由中科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牵头,全国16家高校、科研院所等单位共同建设的国家重大科技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