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创磁化探矿勘察资源
新中国成立不久,华东工业部在南京成立“南京地质探矿学校”,这是新中国成立后建立的第一所地质学校。秦馨菱被聘请为学校的老师,每年冬天给学生上课。他带领学生在湖北探测出铁矿,为国家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
在地质学校担任老师带领学生探测矿区
建国初期,由于长年战争的破坏,国家工业基础差,原材料非常匮乏,急需寻找发现钢铁、煤炭、石油资源来支援各项经济建设,而迫在眉睫的是更加急需工业专家和尖端人才,尤其是国家对地质、物探和勘测工作,仅凭原有的科研人员已经远远不能适应国家建设需要。为此,新中国成立不久,华东工业部就接受地质学家谢家荣教授的建议,在南京成立“南京地质探矿学校”,简称“矿专”,这是新中国成立后建立的第一所地质学校。这所学校每年招收140名学员,设有地质矿床、地质探矿、地球物理探矿三个专业,学制为两年。
秦馨菱被聘请为“矿专”学校的教师,每年冬天来给学生们上课。春夏秋三季,天气暖和时秦馨菱便带领学生去国家几大矿区野外实习探矿,边教边干,抓紧时间恢复国家资源的探测和勘察,加快国家建设。
1951年,秦馨菱带领学生们去了湖北大冶铁矿(武钢基地)和内蒙古白云鄂博铁矿(包钢基地)实习,他们先在白云鄂博几个大矿体周围物探实测,发现了几个以前不曾发现的新矿体,使已知的几个大矿体连为一片,为以后的武汉钢铁基地的建立奠定了雄厚的基础。
1952年,他们又转战湖北省,来到鄂城以南地区。这地方从地形地貌上看不到有矿体露头的迹象,他们应用先进的磁探法进行认真探测和数据分析,断定这里有铁矿,后来的事实证明这里确实蕴藏着一个巨大的铁矿。他们在大冶本部及外围地区同样看不到矿体露头处,又发现了尖林山和金山店等地的两个铁矿区。
秦馨菱和他的学生探察发现的这些矿产资源,为国家以后发展起来的(包钢、武钢)工业基地建设奠定了国家支柱产业重要基础,为国家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
建立磁化探矿工艺解决野外物探难题
从艰苦的野外探测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逐步走向理论研究、科技发明,地质科学家们探求理论规律,指导普遍实践。
从1954年起,为了解决野外物探中出现的一系列技术难题,秦馨菱从矿山野外回到研究室进行技术攻关。他和老搭档曾融生合作进行研究,把自己从美国带回来的技术资料和理论指导应用于当下的物探磁化率测定实验,建立起一整套磁化探矿工艺流程,经过几十次上百次验证,最后终于研制成功磁化率仪,这在国内尚属首创。紧接着秦馨菱研制成功了大地电流仪、地震探矿仪,在操作实践中修正改进了一些落后的物理探矿仪器。不久他又对超声测井方法进行测试,试验成功了超声测井仪。秦馨菱带领他的科研团队朱虎、贺传圣、陆常周等在实际工作中集体研究发明创造出一台绕制石英弹簧的机床,为我国研制石英弹簧重力仪和石英倾斜仪创造了重要条件。
1954年,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由南京迁到北京。从1955年开始,秦馨菱便应邀在北京地质学院做兼课教授,讲授磁法探矿和放射性探矿原理等课程。他同时在所里对地球物理勘探的理论和方法进行深入研究,首次在国内《地球物理勘探》上著文介绍“质子旋进磁力原理”,促进了这种仪器在我国的诞生和应用。1957年,他又应邀兼任《北京地质学院》石油物探教研室主任,为产业部门培养了大批地球物理勘探人才。
建国初期的十年,秦馨菱意气风发,转战南北,把宝贵的青春和知识奉献给了祖国的物探事业。
1951年,36岁的秦馨菱与志同道合的吕式媛女士结为伉俪。吕式媛是北京积水潭医院前副院长,中国医学界的知名人士。
1957年,秦馨菱荣获中国科学院颁发的个人科技发明二等奖。
秦景林
新闻推荐
七天七夜,惊心动魄 皎平渡口永不消失的红色记忆 □新华社记者 丁 玫 杨建楠 浦 超
7月21日在云南省禄劝县皎平渡航拍的金沙江。□新华社记者吴壮摄皎平渡,因为1935年红军从这里渡过金沙江北上而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