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 今日国内> 正文

《读者》情缘

百色早报 2019-07-25 09:18 大字

夜深了,儿子还在看书,我催促几次无效后只得作罢。他的回复总是“等一下,我再看一会儿嘛”“让我看完这篇,这篇很好看”然后继续埋头,时不时嘴角上扬。能让他看得这么津津有味的书,是我的宝贝——《读者》杂志。

与《读者》结缘,是在上小学的时候。当时家里有限的几本书里就有《读者文摘》,我百读不厌,想买新的,但是没有钱。后来它改名了,买《读者》还是成了一个奢侈的愿望。

拥有自己的《读者》,大概是在异乡漂泊的那段日子吧。二十岁,我还找不到自己的坐标,人生迷茫,不领会家人的苦口婆心,执拗地去远方,成了广东的打工妹,一名普通的车间工人。虽然每天工作量大,工作时间长,很苦也很累。但年轻人苦累都不是事,下班后几个好姐妹逛逛街,偶尔有兴致也参与千人广场舞。看似潇洒快活,可我知道自己并不快乐,为了已经放弃的工作、为了不能坚持的爱情,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有太多剪不断理还乱的情绪。有一次路过报刊亭,我被《读者》吸引住了。仿佛遇到多年不见的老朋友,欣喜万分,我一下子买下了报刊亭里存留的几期《读者》,回到宿舍如饥似渴地细读。看了《微笑是最祥和的语言》《锻造心情》《拿什么来量度生命》《生命中最美好的时光》这些卷首语,作者对生命的感悟,对心灵的净化之道足以让我忘了城市的喧嚣和心灵的疲惫。这本形式和内容丰富多样的杂志,博采中外,荟萃精华,启迪了我的思想,也让我开阔了眼界。

此后的每一期《读者》,我都没有再错过,每晚临睡前翻一翻,不管新的旧的,每读一遍都如朋友之间的谈心,打开了我封闭的内心世界,《读者》的滋养让我在心灵深处积蓄了抵御人生风雨的力量。

结束异乡漂泊的生活,准备回归故里。打包行李时,别的东西弃之都不可惜,只有那一期期的《读者》不可丢弃。我找了个大大的纸箱,用几张明星画报,把纸箱里里外外贴好,然后把《读者》一本一本整齐叠好封严。它成了我最重的行囊,却不是负担,它是我送给自己的嫁妆。如今,它就在小屋的纸箱里,在儿子的床头,虽然纸已泛黄,但书香依旧。

新闻推荐

全国妇联追授周泉泉全国三八红旗手荣誉

新华社北京7月24日电全国妇联日前作出决定,追授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社会与法频道《夜线》栏目副制片人周泉泉全国三八红旗...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