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人大:推进垃圾分类 居委会干部奋战在第一线任劳任怨
《上海市居民委员会工作条例》正式实施已两年,居民对居委会工作有哪些期待?
7月24日,上海市十五届人大第十三次会议听取了关于检查本市贯彻实施《上海市居民委员会工作条例》情况的报告。
据执法检查组报告,从2019年4月初启动检查以来,执法检查组集中开展了3个月的检查活动。其中包括,组织市、区、乡镇三级人大代表带着问卷进社区调研,回收有效问卷20533份。
问卷调查显示,78.6%的居民认为,居委会组织居民自治和协助行政机关开展工作两方面的职能作用都发挥得比较好。
上海市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组长、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沙海林说,从执法检查总体情况看,条例各项规定得到了较好的落实,为增强基层自治共治活力、提升居民区治理效能、推进居委会队伍建设等,提供了有力的法治保障。
居民区共建共治共享格局进一步形成。在问卷调查中,93.2%的受访者表示,2018年参加过居委会的相关工作或活动。有的区探索实行听证会配套公示制、协调会配套责任制、评议会配套承诺制,使自治议题的提出、落实、监督等流程更加周密完善。
问卷调查还显示,91.1%的居民区采用了居民区联席会议等民主协商形式,积极开展社区公共事务民主协商,激发多元主体参与。
沙海林特别提到,在推进垃圾分类攻坚战中,广大居委会干部奋战在第一线,加班加点、任劳任怨,耐心细致地做好宣传引导和监督检查,做出了积极贡献。
与此同时,执法检查发现,居委会负担重、减负难仍是当前的一个突出矛盾。而居委会履职与居民的期望也还有一定差距。
居民区自治的内生动力依然不足。从检查来看,总体上居民对居委会工作的参与度在提高,但退休人员多、“老面孔”多、被动参与多的状况尚未有明显改变。问卷调查显示,“不能及时有效地解决居民反映的问题”占21.5%,“居委会工作不贴近居民需求”占8.6%。
社会组织参与短期化、碎片化现象比较明显。截至2019年6月,全市社会组织登记数为16562家,其中社区社会组织为4952家,占比近三成。但从参与质量上看,真正深度参与、有效参与居民区治理的社会组织并不多。
报告称,“社区治理项目化、项目活动化、活动形式化”的现象较为常见。
针对执法检查发现的问题,执法检查组建议进一步推进居民区自治共治,完善居民自治工作机制,确保居民区自治事务贴近居民需求。同时用好社会力量,完善居民区购买服务的实施细则,并加强对购买服务的考核监督。
检查组还建议要进一步加强居委会履职保障,完善信息共享机制,打造一支专业化、职业化的居民区社工队伍。
新闻推荐
政策近期,财政部、住建部公示首批财政支持住房租赁市场发展试点城市名单,北京、长春、上海等16个城市入围。在财政资金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