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 今日国内> 正文

老屋的变迁 □蓝善文

来宾日报 2019-07-24 09:23 大字

我家的老屋比新中国小四岁,它随着国家的发展进步而不断变化。老屋装着我童年的快乐和梦想,是我扬起人生风帆的地方,凝聚着我们一家人的奋斗历程。

新中国成立时,我家住在桂中地区的大石山区深处。那时候,村里人都为翻身解放而欢欣鼓舞,渴望从此过上美好幸福的新生活。初为人父的父亲经历了旧时代社会动荡的苦难,对未来怀着无限憧憬。当他听到朝鲜战争爆发、战火烧近刚刚诞生的新中国东北边境时,便毅然离开母亲和刚出生几个月的大哥,参军奔赴朝鲜战场。经受战争磨练、目睹许多战友不幸牺牲,父亲退伍后倍加感到幸福生活来之不易。为了改变我们家的生活环境,他把家从山里搬到了靠近公路的新家屯,在村子西北角的一处空地建起了一间篱笆房,我家的老屋就此诞生。篱笆房漏风漏雨,和杜甫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描写的情形一样。

两年后,家境有了一定好转。父亲和母亲

克服重重困难,挖土、挑泥,在村里人的帮助下,把篱笆房变成两间泥房,屋顶用茅草盖,家里的住宿条件得到了改善。随着我和弟妹们先后出生,家庭人口增加到八人,两间泥房有半间还要留做厨房,老屋越来越拥挤。小时候我曾和父亲在客厅睡了两年。后来,父亲又在南边扩建一间房,老屋变成了三间泥房,其中新建的那间房架了木楼,楼上楼下全部住人。上小学以后,我便睡在木楼上了。楼上堆着稻草,我就睡在稻草堆里,一直到上高中,放假回家我都睡在楼上。泥房虽然比篱笆房稳固,但因南方下雨多,茅草屋顶易腐烂漏雨,经常需要修补,雨季也难以睡得安稳,每年都要换一次茅草。记忆中,屋顶的茅草腐烂后会长虫,秋天换茅草时,从屋顶掉下许多拇指大的虫子。有时还有蛇卷在屋顶,好吓人。麻雀也常常在屋顶的茅草里筑巢,繁殖后代。老屋的简陋和住房困难,成为激发我努力学习、发奋拼搏的动力。

随着生产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到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村里开始逐步盖瓦房。父亲善于编竹器,他在屋后的空地或水沟里种了许多竹子。一到农闲或利用晚上时间,破竹篾,编箩筐、泥箕、背篓、鸡笼、竹席、篮子等,到圩日子就拿到街上卖,一年四季都不停歇。母亲则精心养猪养鸡鸭。父亲还打算用自留地种一些茄子、辣椒、黄豆等经济作物来增加收入,但被别人拔掉,他便在地里种了桃树李树等。几年后,桃树李树结果,父亲便挑去街上卖。经过全家人的共同努力,我们家也盖了瓦房,夜里下雨时终于能睡上了安稳觉。

就在我们家盖瓦房的第三年,春夏之交突然下了一场冰雹,大的有乒乓球一般大小,我们纷纷躲藏到床下,或桌子下。只几分钟,房顶百分之七八十的瓦片都被打烂了。望着通了天窗的房子,我们欲哭无泪。父亲又去借钱买瓦片来补。我们长大后,有的外出工作,有的结婚后分家,女的出嫁,只留下小弟和父母

在家守着老屋。春去秋来,草木荣枯,我们在瓦房里生活四十多年,从艰苦岁月走进了改革开放的新时代。

改革开放促进社会经济快速发展,村里人很快解决了温饱问题。青年人纷纷外出务工,老年人在家大力发展种养业,收入明显增加,各种电器纷纷进入了普通家庭。特别是进入新世纪后,村里许多人开始建起了新的楼房,村容村貌发生了很大变化。弟弟先后去浙江、江苏、上海等地务工。经过几年的准备,终于筹集到了建楼房的资金,把老屋改建成了两层新楼。新楼建好后,母亲十分高兴,她说,想不到自己年老了还能住上这么稳固的好房子,以后刮风下雨都可以放心睡安稳觉了,这个时代真好啊!

老屋走过了六十多年的风风雨雨,它从篱笆房变成泥瓦房,再变成楼房,是广大农村发展变化的缩影。如今,我们村已全部楼房化,一座座新楼房掩映在绿树丛中,许多家庭买了小汽车,过上了富足美好幸福的生活。

新闻推荐

全州工业经济运行呈高速增长势头

本报讯(记者赵怀斌实习记者曹永旭)日前,记者获悉,全州工业经济运行持续保持高速增长势头,1—6月份,全州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