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 今日国内> 正文

饮水遭遇“假工程”:民生福祉怎容“跑冒滴漏”

新京报 2019-07-24 00:46 大字

漫画/刘俊

议论风生

国家拨款建成的民生工程却“欺”民,实在让人心塞,须以彻查和问责收尾。

明明有国家拨款建成的农村饮水工程,10年来竟然一滴水都没有,当地民众想喝水还是得肩扛手挑……7月22日晚,央视的一则报道《饮水遭遇“假工程”》,引发广泛关注。

据报道,在云南宣威市旧屋村里,240多户人家至今饱受吃水难的困扰。但早在十年前,当地政府就修建了饮水工程。十年过去了,村里几个有着“宣威市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字样的蓄水池却一直没有水。媒体曝光后,当地有关部门表示,已经成立工作组进行调查。

“上到78岁老人、下到8岁孩童,全家老小一起到村子外挑水吃”,“就连8岁的小女孩也要背十斤的水,一趟需要一个小时”……很难想象,在自来水工程近乎全覆盖的背景下,还有村子吃水得靠这样“原始”的方式。

从报道可知,10年来,当地村民从未见过引水工程的一滴水,村民家中的水表显示为“0”;与此形成对照的,则是村里立着多个“宣威市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墙牌。

这些墙牌颇具讽刺意义:村民需要的是水,而某些部门、官员需要的则是“完成任务”的形式、标志——有了这些墙牌,就代表着可以交差,当地村民到底有没有水喝,却全然没人管。

不得不说,饮水遭遇“假工程”,这种“形式主义”比我们通常所说所见的很多现象更为恶劣。从公共服务的层面而言,提供饮用水是有关部门职能所系,若连这种最基本的生活需求都满足不了,又谈何以民为本?

当地水务所工作人员称,“这个地方太偏远,给多少都填不平,基础设施又太薄弱”,还透露上级部门最终下拨的资金只有七八万元。但宣威市水务局文件上的数据显示,旧屋村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总投资近21万元。二者之间资金差了十几万元,是数据造假,还是中间“跑冒滴漏”了?

在此事上,任何客观原因其实都不能成为“全部原因”。关键原因恐怕还是有关部门、人员心里没装着“民生”。耐人寻味的是,这个“建成”后10年中没有过一滴水的“宣威市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居然显示“验收合格、运行良好”,如此掩耳盗铃让人匪夷所思。这是哪个部门验收的,为何做出这么离谱的验收结果,也需要有个解释。

民生工程却“欺”民,民生福祉“跑冒滴漏”,这让人心塞,也必须以彻查和问责收尾。要知道,为了解决农村饮用水困难问题,国家投入了数千亿资金,而“8岁小女孩都得背上10斤的水”的景象,却有负这种政策善意。就此看,不管饮水“假工程”背后水有多深、多浑,都该一查到底,让当地的行政生态也就此激浊扬清。

□马涤明(媒体人)

新闻推荐

今年上半年 3.7万人因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被处理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22日发布数据显示,截至6月30日,2019年上半年全国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26341起,处理37207人,其...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