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 今日国内> 正文

父亲的红色家风

滁州日报 2019-07-23 09:02 大字

□作者:钟芳

每次回乡下看望父亲,临别之际他都不忘对我说:“作为一名党员,一定要讲党性、重品行。先做人后做事,在永葆自身清廉本色的同时务讲纪律、守规矩,绝不能辱没了咱家的名声。”每当听到这样的谆谆教导,我都会郑重地点点头,记在心间。

父亲两岁时祖父就撒手人寰,失去了父爱,祖母改嫁,他与曾祖母相依为命。孤立无援的境遇使他学会了谦和、宽容与坚强,即使受了委屈也从不与别人讲。不肯向命运低头的父亲为了改变自己的境况,瞒着曾祖母跑去当兵,后辗转到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参加军垦建设,担任连队指导员。不久,母亲带着我一同随军来到了兵团。

部队是个大融炉,淬炼了父亲,也赋予了他刚正清廉的品格。由于他工作能力强、待人热情,对事业忠心对同事关心,对亲戚朋友乐善好施……这种用心做事、真心待人的处世方法构成了他独特的人格魅力,也深得认识他的每一个人的尊敬和好评。

记得有一年,母亲刚生下弟弟。连队鸡场场长闻讯后,连夜开着拖拉机给母亲送来了20只老母鸡。第二天,从团部开会回来的父亲得知后,当即打电话要如数补足价款,场长直言说:“指导员,你要给钱咱俩就生分了。再说,鸡场每年都要养几千只鸡,谁会计较这区区20只鸡的去向呢?”父亲听后严厉地对场长说:“虽然我是连指导员,但损公肥私的事哪怕再小我们也绝对不能干!”放下电话,父亲按市场价亲自将钱款交到场长手里,才放心离去。

转业到地方后,父亲在一家国有企业任职教科长,他将部队的作风又带到新的岗位。每年职工的培训、技术比武,父亲都会兢兢业业。职工业务考试的时候,他总会出现在考场,严肃考场纪律,对弄虚作假者绝不姑息迁就。有一次,在公司举行的技术选拔赛上,一位战友理论考试没有考好,那人连夜找到父亲,私下塞了一个大红包,希望父亲能把他的卷面分数“提高”一点。面对这一无理要求,父亲不仅当面退回了红包,还语重心长地对那位战友说:“老战友,咱们可都是有着30多年党龄的老党员了。虽然我们退伍到了企业,但当年在部队的那些作风可万万不能丢啊!”一席话说得那位战友满脸羞愧地低下了头。后来,那位战友发愤攻读,凭自己的真本事最终在省行业比赛中力拔头筹。出人意料的是,在庆功宴上,他端起酒杯第一个敬的人就是父亲:“老战友,感谢你那次的敲打,若没有你当初苦口婆心的劝诫,哪有我今天的载誉而归!”

父亲对战友如此,在家里对子女更是严字当头,用他的一言一行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们。他总是念叨:“要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净净做事。工作一定要好好干,不该吃的一定不能吃,不该拿的东西一定不能拿。”

有一年春节,在基建队当包工头的表弟想通过我在一个项目竞标中胜出,怕我不肯帮忙,便借春节拜年时暗地里给我爱人送了一张数目不菲的购物卡。晚上,正当我为此事纠结不已的时候,父亲竟打来电话叮嘱我说:“不能因为是亲属就网开一面,在利益面前要放下私心,绝不能搞歪风邪气……”原来,表弟怕我不尽心,又提着厚礼到我乡下老家,希望父母能在我面前美言几句。后来,我把钱卡如数退还给了表弟,父亲得知一再称赞我做得对,他说:“守住了清廉,在朗朗乾坤间也就守住了正气。”

今年,儿子参加一年一度的高考,在询问他的高考志愿时,正值青春年少的他坚定地告诉我说,他的理想是当一名保家卫国的军人。我问他为什么有如此想法时,他说,从小就受到爷爷严格的教育,从督促他认真学习,到促使他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军人的气质和品格在他幼小的心灵里牢牢地扎下了根。当我把儿子的这番话如数说给父亲听时,年近八旬的老父亲开心地笑了:“好男儿就应该投身军营,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亏了我一个幸福千万家。我的孙子有此想法,好!非常好!不愧是军人的后代。”说完,父亲满是皱纹的眼角竟溢出了激动的泪花。

如果要说一生作风正派、正直无私的父亲给我们留下什么财富的话,军人传统无疑是最宝贵的财富。我为生活在这样的家庭而自豪,更期望着能和无数中华大家庭的成员一样,通过不懈的努力把前辈们好的精神和斗志传承下去,最终汇成最美的家风,让社会充满阳光、正气。

新闻推荐

县城投公司召开2019年在建项目管理工作会 签订承诺书确保在建项目质量安全

对在建工程施工现场进行实地检查(全媒体记者郑蕾)7月18日,县城投公司召开2019年在建项目管理工作会,就2019年度在建项目项...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