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 今日国内> 正文

QC小组为安全生产加上“双保险”

四川工人日报 2019-07-22 15:40 大字

本报讯 (刘春梅 杜阳君 刘天狐)“咦,这新东西好用!容易压到井底。”7月18日,在西南物探民爆工程队永探1井区三维项目工地上的一块玉米地里,下药工黄国良用一个倒锥体压药头顺利将炸药压到了炮井底部。

自从有了改良后小尺寸的压药头,黄国良感觉工作轻松多了,再也不用担心炸药压不到井底了。“压药头”是西南物探分公司第二民爆工程队QC小组最新改良的产品,同时改良的产品还有“半圆柱洛阳铲”。这两项产品是针对永探项目特殊复杂的地质结构,为适应下药需求而改良创新的。

第二民爆工程队于5月28日在永探项目正式施工。为提高采集资料品质,各下药小组在每口井下药前要采用洛阳铲捅井,打捞井底沉沙,确保药柱到底。而压药头则是充当传力媒介,使药柱顶部均匀受力压至井底。因该项目岩性错综复杂,互层夹层频繁等因素影响,在捅井、下药时,洛阳铲遇阻遇卡现象时常发生,有时还卡在井中无法拔出;而圆柱压药头直径偏大,活塞式捅井容易造成井下抽吸,形成真空井段,最终导致卡杆卡药,安全风险极大。

“卡”字当头,解“卡”成了破局关键。为了及时解决这一生产难题,该队副队长黄俊结联合QC小组成员进行商议,他们决定将压药头和洛阳铲进行改良以适应下药作业的需要。设想在脑海里形成,QC小组立即实施计划。6月15日,主创人黄俊结进行产品设计,他通过工地调研了解情况,再结合大家的建议,决定将以前的圆柱洛阳铲改为半圆柱,将圆柱压药头改为倒锥体,以减小洛阳铲和压药头表面与井壁接触面积,从而降低摩擦阻力,减少卡井。

经过反复琢磨和精心修改,新版压药头和洛阳铲终于完成设计、生产,并实验成功。6月27日,改良的压药头和洛阳铲进行了大批量生产,在永探项目工地上推广使用,各下药小组都使用上了新的下药工具。因下药工具改进后,第二民爆工程队在施工中有关设备的故障率减少了约60%,为生产质量安全上了一道“保险杠”。

新闻推荐

对基层干部苛求太多,便是束缚

农村大众报评论员肖民汛期来临。中国有一个词叫“洪水猛兽”,可见洪水给人们带来危害。今年刚进入汛期,就发生了这...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