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 今日国内> 正文

萧军:推心置腹(中)

延安日报 2019-07-22 11:08 大字

“为什么离开延安?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毛泽东了解到萧军的来意后,感到十分奇怪。他问道:“如果心里面对延安有什么意见,希望你能坦率地说出来。”在毛泽东的诚恳劝导下,萧军直言不讳地谈了他在延安所见到的一些不良倾向。革命文艺队伍从上海左联时期就开始出现宗派主义倾向,在延安仍然存在,它困扰着萧军,使萧军感到苦恼、烦躁。他还谈到,自己由于同一些同志处不来发生了一些矛盾和冲突。萧军认为这些同志有宗派主义和帮派作风。萧军说:“我想离开延安到前线去,直接面对面地与日本侵略者斗争,更痛快!”毛泽东十分了解萧军的脾气,耐心地劝阻他、开导他,对他的工作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同时推心置腹地指出他的缺点。毛泽东的一番话,使萧军深受感动,他的心情顿时舒坦多了。

少顷,萧军问毛泽东:“党有没有文艺政策呀?”

“哪有什么文艺政策,”毛泽东答道,“现在正忙着打仗、种小米,还顾不上哪!”

“党应当制定一个文艺政策,使延安和各个抗日根据地的文艺工作者有所遵循,有所依据,统一思想,统一行动,加强团结,有利于革命文艺工作的正确发展。”萧军向毛泽东建议道。

“你这个建议很好。”毛泽东当即高兴地表示赞同,“你不走了,帮我收集一下文艺界各方面的情况和意见,好吗?”经毛泽东挽留,萧军决定留下来。

为了收集大量的第一手材料,为召开一次文艺座谈会作准备,8月12日,毛泽东一大早就致信萧军,诚邀萧军等人“惠临一叙”。

萧军等作家高兴地接受了邀请。早饭后,他们心情激动一路谈笑着,步行向杨家岭毛泽东住地进发。就在他们到达之前,同时被邀的中共中央组织部长陈云、中共中央宣传部代理部长凯丰(何克全)也已到了。尽管是在中央领导同志面前,作家们也没有一丝一毫的拘谨,他们畅所欲言,谈了许多有关文艺和文艺界方面的问题,得到了在座的中央领导同志的热情肯定,同志们不时发出阵阵愉快的笑声。之后,大家还在毛泽东住处共进晚餐。

受毛泽东的委托,萧军将收集到的文艺界资料精心整理,分门别类后陆续寄给毛泽东。同时,他经常赴毛泽东住处面谈。越谈,党的领袖与作家间的距离就越近。萧军后来回忆说,最使他终生难忘的是1942年4月4日晚的那次恳谈。毛泽东在询问了萧军在上海进行文艺斗争和与鲁迅交往的有关情况后,说道:“听说你当过兵?你是怎样走上文学道路的?”萧军将自己先从军后从文的不平凡经历说给毛泽东听。

“想不到我们还曾是同行呀!”毛泽东哈哈大笑。

“你也当过兵?”萧军不解地问道。

“当过当过。”毛泽东回答说。他把自己如何投军又如何离开旧军队的经历对萧军简单地说了一遍。当毛泽东谈到他参加革命后,在党内“左”右倾机会主义时期曾经受过多次处分并能正确对待的故事时,萧军很受感动,他对毛泽东不平凡的革命经历和宽广的胸怀充满了敬意。

(选自中国延安干部学院《红色延安的故事》本报记者樊江江整理)

新闻推荐

上海市航道条例草案提交人大审议 拟设立长三角区域协作专章

《上海市航道条例(草案)》的适用范围既包括上海市内河航道也包括沿海航道。新华社资料图7月22日,《上海市航道条例(草案)》(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