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来新疆累计231万贫困人口脱贫 多村发展乡村旅游致富
2014年-2018年,新疆全区累计实现58.87万户231.47万贫困人口脱贫、2131个贫困村退出、13个贫困县摘帽,2019年将确保实现60.61万人脱贫、976个贫困村退出、12个深度贫困县摘帽。
当前,乡村振兴战略是新疆三项重点工作之一。
6月下旬,“新时代·幸福美丽新边疆·新疆是个好地方”网络主题活动启动,澎湃新闻深入新疆尉犁县达西村、轮台县卡西比西村、阿克苏市依干其村走访,发现三个村虽各有特点,但均已全面脱贫,在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历史机遇下,重点发展乡村旅游,并呈现出相似的发展路径:整治村内环境,发展庭院经济,用当地民俗文化吸引游客实现增收。
特殊的奖罚制度
巴州尉犁县达西村航拍。
“东有华西村,西有达西村。”
有着“新疆第一村”美誉的达西村,改革开放以来,实现了从吃不饱饭的贫困村到小康富裕的示范村的蜕变。2018年,该村农牧民总收入9047.04万元,农牧民人均纯收入32808元,位居全疆前列。达西村也先后获得中国十佳小康村、全国文明村镇、 全国文化生态村、国家特色景观旅游名村等荣誉称号。
达西村71岁的村支书沙吾尔·芒力克。
71岁的村支书沙吾尔·芒力克珍藏着数本日记本,日记本褶皱破损,一看就有些年头了,里面记录着达西村几十年的沧桑巨变。
“1977年,约220户,920多人,人均年收入93.47元......2018年,562户,2033人,人均年收入32808元。”每年的人口、收入等数据,是沙吾尔·芒力克最看重的内容。
达西村,位于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尉犁县城西2公里处,距镇政府3公里,面积68平方公里,是一个以维吾尔族为主、维汉聚居的大村,维吾尔族人口占六成。
1963年,沙吾尔·芒力克到达西村当出纳员,那时达西村还叫“兴平公社一大队”,15年后出任兴平公社一大队大队长。沙吾尔·芒力克回忆说,由于土地是盐碱地,很多农作物无法种植,农业收入低,又是大锅饭,农民积极性不高,很穷,都吃不饱饭。
刚当了两月大队长,沙吾尔·芒力克就不想当了。村民极力挽留,领导做他的思想工作,沙吾尔·芒力克认真思考后决心好好干,“让老百姓吃饱肚子,不然我晚上睡不着”。
1980年,兴平公社改为兴平乡,一大队改为达西村,沙吾尔·芒力克出任村党支部书记。在他的力推下,一大队率先搞土地承包制。他回忆说,当时很多干部害怕,怕被扣帽子,后来自治区领导来考察,给予了支持和肯定。第二年,附近的村子才开始效仿,彻底破除了大锅饭。
在当地,达西村属人多地少,仅靠种植,增收有限。喜欢看新闻的沙吾尔·芒力克留意到,远在千里之外的江苏华西村,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创造了经济奇迹。
沙吾尔·芒力克决定办企业,上世纪90年代,达西村先后办了砖厂、蔬菜大棚、农贸市场、面粉加工厂等。为了借鉴发展经验,他曾多次前往华西村考察,并于2015年和华西村结队共建。
沙吾尔·芒力克表示,办了企业后,村集体收入增多了,能办的事就多了。1991年,达西村人均年收入达843.89元。自该年开始,达西村陆续给村民18个优惠政策,涉及教育、养老、医疗、水电、落户、学技术等方面。
数据显示,1991年至2008年,27年来,达西村给村民的优惠累计达4418万元。
回顾达西村发展历程,沙吾尔·芒力克说,这不是他一个人的功劳。去年,达西村再一次修订了村规民约,35条规定对村内管理、村风风俗、婚姻和家庭、调整产业结构等作出具体而细致的约定。
在村规民约的最后,建立了明确的奖惩制度。如根据各生产小组实际情况,各小组的养殖、旅游发展任务提出要求,“如第一组要有10户搞养殖,5户搞特色产业。如果达不到要求党支部书记罚款3000元,第一组长罚款2500元,组长罚款2000元。完成任务,党支部书记奖励4000元,第一组长奖励2000元,组长奖励2000元。”
尉犁县达西村的手工艺农民合作社缝纫车间内,来自本村的女工们正在认真工作。
发展乡村旅游
如今,走进达西村,沥青村道宽阔整洁,两边种满绿树和花草,一家家带院子的风情园并排而立,让人眼前一亮。
这场华丽变身,源自于达西村近年大力发展乡村旅游。
沙吾尔·芒力克说,他去过很多地方,也去过很多农村,看到很多农村发展旅游业,受到了启发,“发展旅游既能宣传达西村,又能增加村民收入”。
2017年,李艳凤从尉犁县委组织部到达西村工作,她是达西村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长。李艳凤介绍说,两年前,县委县政府投入3800万元,启动达西村风情园项目,新建了长950米、宽30米的达西风情街,并设置了停车场、步道和绿化带。
李艳凤表示,在政府的引导下,达西村村民已转变思想,每天一早起来的第一件事就是自觉打扫卫生,改变了过去脏乱差的村庄环境。
与此同时,达西村也开始了土地流转,共流转土地3000亩,除果园外全村80%的土地实现流转。
一位村民在自家的果园里开着拖拉机为果树松土除草。
如今,达西村共有36家农家乐、12家民宿。去年,到访达西村的游客有3万人次,接待游客总收入达210万元。
53岁的吾尼且木·艾山和丈夫开了一家农家乐,名为“桃园人家”。他们家是尉犁县第16家民宿,也是达西村第1家民宿。
吾尼且木·艾山的子女均已长大,独立成户,夫妻俩居住的房屋空置率高。2017年,在村干部、驻村人员的引导下,一场大改造随之而来。
生活区、仓储区、种植区和养殖区要“四区分离”,房屋经改造后可接待成批食客以及十余人的住宿服务,院落及果园可提供采摘功能……花费10万元积蓄,吾尼且木·艾山家完成这场改造,使他们家成为达西村庭院经济的示范户,300平方米的房屋加上种满蔬菜的大院子占地3亩,附近还有33亩的果园。
吾尼且木·艾山的儿媳米合日古丽·司马义厨艺好,她做的大盘鸡最受游客欢迎,生意好时一天要做3-4盘。米合日古丽·司马义表示,刚开始,他们也心存疑虑,没有经验怕做不好,在村干部、驻村人员的指导、鼓励下才敢尝试。如今,他们家接待游客一年能有3万多元收入,这比过去种地翻了一倍。
吾尼且木·艾山的儿媳米合日古丽·司马义正在给自家羊圈里的羊喂草饲料。
打造一条美食风情街
同样发展乡村旅游的,还有轮台县卡西比西村、阿克苏市依干其村。
十九大后,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轮台县哈尔巴克乡卡西比西村变了个样。
卡西比西村位于县城西南5公里处,全村419户1219人,95%人口为维吾尔族。过去,该村的收入以种植、养殖、外出务工等为主,其建档立卡贫困户有95户221人,于2017年全面脱贫。
卡西比西村人均土地只有6亩,村民收入低,如何致富是大难题。
2017年2月,轮台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副主任谭永军担任卡西比西村驻村工作队队长。他介绍说,多年来,各项扶贫政策都有落实到卡西比西村,效果并不明显。最初,他们就想如何把5户困难家庭的农副产品卖出去,是否能解决村民出门即可就业。
2018年春节前后,县领导给了一个发展乡村旅游的思路,乡政府也对此大力支持,卡西比西村便在乡村旅游下功夫。
“杏花村”的风情一条街街边,美食摊主正在炭火上烤肉。
首先,村内进行环境整治,用村集体收入9万元改造出一条风情街,街的一边是美食摊位,一边是新修的徽派建筑围墙。其次,采用“企业+农户”的模式,为村民改造院落,实现门前有花、院中有菜的新型院落。再是,减少棉花种植,增加果园种植面积,优化农业产业结构。
艾尼瓦尔·乃再尔今年34岁,他有个5岁的儿子,儿子长年患病,已花费20余万元,每年仍需花费1.5-2万元。艾尼瓦尔·乃再尔开铲车,每月有5000元收入,妻子打工每月收入1000元,家庭条件相对困难。
考虑到艾尼瓦尔·乃再尔家的特殊情况,一家房地产企业出资10多万元,帮他们家改造院落。羊圈经改造后,被出租用于酒吧经营;一栋旧房经改造后,被出租当餐厅使用,这给他们家每年增加了1.2万元的收入。
艾尼瓦尔·乃再尔说,改造前,他们家的房子没法看,现在很漂亮,人一进来就感觉很舒服。
谭永军表示,今年5月,经过全力打造,卡西比西村的风情街正式接待游客,街上有36个固定摊位,平均每日接待消费人数500人次以上。与此同时,为充分发挥“轮台白杏”的品牌优势,谭永军打造“杏花村”旅游项目,已具备日接待游客600人次的能力。
在谭永军的脑海中,卡西比西村的乡村旅游蓝图已经初步显现:现有的一期项目让大家尝到了甜头,调动了积极性;今年年底,二期项目将完成,把周边打造出来;明年6-7月,三期项目把方圆一公里的旅游区打造出来,届时有美食、采摘、休闲观光等功能分区。
巴治州轮台县哈尔巴克乡卡西比西村,村民舞蹈队正在舞台边的果园里候场,当晚在村里的文化广场将会举行一场文艺演出。
“杏花村”的文化广场正在举行一场文艺表演,两名舞者在舞台中央载歌载舞。
文艺表演吸引了不少村民和游客围观,不少人纷纷拿出手机拍照。
风情园像雨后春笋般诞生
42岁的努尔曼古丽·胡加木尼亚孜喜爱传统刺绣,在村内开了一家刺绣企业,雇佣当地年轻妇女,制作具有民族特色的刺绣手工艺品。
新疆阿克苏市依干其乡依干其村的手工艺合作社里,努尔曼古丽·胡加木尼亚告诉记者她店里的本土刺绣工艺品经常卖断货,桌上的这副刺绣成品也早已有了买家。
一年下来,努尔曼古丽·胡加木尼亚能赚6-7万元。她说做这些,并不全是为了挣钱,而是为了传承本土刺绣技艺。她自豪地说,25年来,她共教出了5000多名学员。
吐尔逊·沙吾提今年57岁,先前利用自家房子经营农家乐。见游客越来越多,吐尔逊·沙吾提去年投入90万元改造院落,打造出占地2亩的风情园,集吃饭、住宿、采摘等于一体。
吐尔逊·沙吾提表示,开业2个月,生意不错,工作日每天有5000-6000元的收入,周末、节假日每天收入8000元左右。
55岁艾合买提·达尼是村内的富人,长年在外经营餐饮生意。他也不甘落后,回村打造了出占地8亩的院落,前后共投入500多万元。他家的风情园是“豪华版”,有欧式装修风格的别墅,有多个可吃饭、休闲的大包间,房屋之间的空地,点缀的尽是可供采摘的果树。
艾合买提·达尼修建的“豪华版”风情园里,通道两边种满了各色绿植。
55岁的艾合买提·达尼热情邀请大家参观他的大别墅。
艾合买提·达尼的欧式装修大别墅内景。
风情园刚对外营业不久,平均每天收入约3000元,艾合买提·达尼信心十足,他相信未来的生意会越来越好,热情地招待每一位进园参观消费的客人。
努尔曼古丽·胡加木尼亚孜、吐尔逊·沙吾提、艾合买提·达尼都是阿克苏市依干其乡依干其村人。依干其村临近城区约3公里,有1700多户5800多人,维吾尔族人口占80%。2006年,因城市发展,该村的土地全部被征收,村民均获得设计新颖、特色鲜明的新房,每栋民居都是独门独院,前有绿树,后有果园。
1986年出生的艾克拜尔·吐尔洪,毕业于新疆师范大学数学与应用数学本科毕业,后进入依干其乡党政办工作。2018年,艾克拜尔·吐尔洪兼任依干其村党支部书记。
艾克拜尔·吐尔洪说,依干其村建档立卡的贫困户有10户33人,于2016年全面脱贫。去年,该村年人均收入达18500元,最低的家庭年人均收入也有5000元。自2018年开始,该村大力发展民俗、旅游、餐饮等服务业,去年吸引内地观光游客5000人次,今年上半年吸引内地游客人次已经破万。在此背景下,一批风情园像雨后春笋一样诞生,一家风情园一年少则有10-20万元的收入,多的有约50万元收入。
艾克拜尔·吐尔洪表示,今后,依干其村将进一步深挖民俗文化,突出特色,发展乡村旅游。
新闻推荐
据新华社香港7月21日电香港“高考”已于日前放榜,香港高中毕业生们在等待将于8月公布的大学学额分派结果的同时,积极为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