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 今日国内> 正文

引来黄河浇大荒造就塞北“好江南”

池州日报 2019-07-22 07:16 大字

红寺堡,是宁夏扶贫扬黄灌溉工程的主战场,也是全国最大的生态扶贫移民集中区。7月9日至11日,本报记者列入第二分团在吴忠市走访,深切地领略到奔腾的黄河水被引进这里孕育出一部“荒漠变绿洲,塞北赛江南”史诗的韵味。

扬黄灌溉成就红寺堡奇迹

垂柳依依,草地葱葱,花儿妍妍,行走在红寺堡主城区,宽阔井然的街道充满了夏季的气息和生机。与南方城市相比,这里人气不高,但充满了生活气息。

20多年前,红寺堡还是宁夏吴忠市边缘地区的一片荒漠,干旱让这里了无生机,人迹罕至。“没有一条像样的路,连一只飞鸟都看不到。因为没树,拉过去的牲口都没处拴。”说起当年这里的荒凉,移民红寺堡的居民记忆深刻,“那时几乎看不到村舍,看不到人迹,全是长着稀疏草皮的荒漠。”

1994年9月,国家提出开发建设扬黄灌区,解决宁南山区贫困人口脱贫问题的构想。1995年5月,国务院正式批准宁夏扶贫扬黄灌溉工程(1236工程)立项,作为重点工程列入国家“九五”计划。红寺堡移民开发列入计划,成为扬黄灌溉工程的主战场。有水,就有生机。经过20多年的发展,红寺堡成为了扬黄灌溉的一个奇迹,完成了从荒漠到绿洲的华丽蝶变。

因地制宜发展产业摆脱贫困

45岁的王文元是红寺堡最早的生态扶贫移民之一,在红寺堡区新庄集乡杨柳村担任党支部书记,见证了扬黄灌溉工程在红寺堡书写的奇迹。

杨柳村是2004年从固原市十几个乡镇搬迁组建的移民村。王文元等移民刚从固原搬来,村上一无所有,政府分给移民大片土地。如何依靠这些土地安家立业,考验着曾经走北闯南的王文元。

王文元试过带领村民建拱棚种蔬菜,但拱棚无法保温,种下的蔬菜都冻死了。试过种玉米,种成了也仅能维持温饱。2008年,政府安排扶贫资金帮助建设水利,免费为杨柳村铺设滴灌设施,这里终于迎来转机。有了滴灌设施,王文元决定带领村民种葡萄。

“刚开始很难,没有技术,观念守旧。”王文元说,当时他顶着困难带队到新疆吐鲁番学习葡萄种植。终于,葡萄种起来了,村民收入也有了增加。后来,政府倡议村民通过土地流转对土地实行集约化经营,遭到多数村民反对。但王文元非常认同这一理念。“我去江苏宿迁考察,人家通过土地流转实现集约化生产后,人均收入就从3000多元增加到了1万多元!”王文元逐户上门劝说,经过磨嘴皮、作比较,大部分村民终于同意了土地流转。

2013年杨柳村党支部与宁夏天得葡萄种植有限公司签订合同,先后流转西川组土地5160亩用于发展酿酒葡萄,并推行“企业+基地+合作社+农户”产业化发展模式。村民不但有了每亩地520元的租金收入,还能在葡萄园工作获取劳务收入。其中,西川组村民人均收入就从3000多元涨到了8000多元,整个杨柳村实现户均年纯收入1.4万元以上。借助葡萄园,杨柳村还大力发展旅游业,建起了20家农家乐和民宿。

科学技术助力特色产业发展

寇启芳是红寺堡天源良种繁殖养殖公司总经理,16年来,她也见证了红寺堡翻天覆地的变化。

2003年,寇启芳离开银川,来到了一穷二白的红寺堡,在一片荒滩上建立了一家占地200余亩的养殖场,从300只滩羊起步,开启了筑梦羊产业的征程。刚来红寺堡那年,宁夏全面实施封山禁牧措施,加之基础设施落后,生产关键技术不足,以及国内外裘皮与羊肉价格的冲击,寇启芳刚创业就遇到了寒霜。但面对苦难不屈不挠,经过16年发展,寇启芳创立的养殖公司已成为一家科技型企业,也是目前宁夏最大的滩羊养殖繁育基地。公司占地面积610亩,养殖基础母羊4700多只。

为解决滩羊产业发展的技术瓶颈,寇启芳坚持无论多么困难也要组建一支科研团队,向养殖技术难题发起攻关。通过技术推广,公司规模化养羊场85%以上的繁殖母羊实现了“两年三产”,小规模养殖户已实现“一年两产”。滩羊核心群串子花型裘皮比例达到53%以上。裘皮羔羊出栏时间由60天缩短到30-45天。

近年来,寇启芳积极主动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宁夏大学等科研院所合作,开展了“高档滩羊肉生产技术研发”“舍饲滩羊营养需要研究”“滩羊多胎性研究”“基因编辑与滩羊新品系培育”等多项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并取得了初步成果,为宁夏滩羊产业后续发展提供了可靠的技术支撑。

“提升滩羊品质,让宁夏滩羊走向全国,是我今后努力的方向,也是我义不容辞的责任。”寇启芳说。新的征程催人奋进,在提升滩羊品质这条“科技之路”上,寇启芳走得更加坚定而从容。 (记者 汪青贵 吴志红)

新闻推荐

“一湖一环”能乘船夜游了 景区回应齐鲁晚报·齐鲁壹点报道:4条航线延至21:30,趵突泉五龙潭可玩到22:30

本报7月21日讯(记者王皇实习生冯蓉)16日起齐鲁晚报·齐鲁壹点持续对护城河、大明湖游船“下班”过早,夜间无法乘...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