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中国行动 四类人群是重点
2018年10月10日,国家医疗保障局发布通知,将17种抗癌药纳入医保范围,并确定了医保支付标准。
据新华社电 国务院近日印发《国务院关于实施健康中国行动的意见》,国家层面出台《健康中国行动 (2019—2030年)》,为进一步推进健康中国建设规划新的“施工图”。这一中长期行动聚焦当前主要健康问题和影响因素,围绕疾病预防和健康促进两大核心,将开展15个重大专项行动,努力使群众不生病、少生病。
“预防为主”理念落到实处
从影响健康因素的前端入手,是健康中国行动的一大亮点。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有关专家指出,健康中国行动文件通篇从前端入手,从主要的健康影响因素入手,通过健康促进手段,实现健康水平的提升。
推进科学的身体活动、维持身体各项指标刻不容缓。健康中国行动文件提出,到2022年和2030年,城乡居民达到《国民体质测定标准》合格以上的人数 比 例 预 期 分 别 不 少 于 90.86% 和92.17%。
如何实现这一目标?健康中国行动倡议,鼓励每周进行3次以上、每次30分钟以上中等强度运动,或者累计150分钟中等强度或75分钟高强度身体活动。日常生活中要尽量多动,达到每天6000~10000步的身体活动量。
如何确保拥有积极健康的精神状态,也是当今社会关注的话题。健康中国行动提出目标,到 2022 年和 2030年,居民心理健康素养水平预期提升到20%和30%;焦虑障碍患病率、抑郁症患病率上升趋势减缓。健康中国行动提出,政府部门应重视并开展心理危机干预和心理援助工作。卫生健康、政法、民政等单位建立和完善心理健康教育、心理热线服务、心理评估等衔接合作的心理危机干预和心理援助服务模式。
全覆盖:对四类重点人群“网格式”防护
此次健康中国行动,将中小学生作为重点人群之一,动员家庭、学校、社会和政府共同守护其身心健康,形成“网格式”防护。明确提出了个人和家庭应该采取的措施。
此外,特别针对妇女婴幼儿、中小学生、劳动者、老年人四类重点人群开展专项行动,对这些人群面对的特殊问题进行全方位的干预,也是此次健康中国行动的亮点之一。
在重点人群健康状况得到显著改善的目标下,一个个到2022年和2030年的中长期目标表明了决心,显示出信心:
——婴儿死亡率分别控制在7.5‰及以下和5‰及以下,孕产妇死亡率分别下降到18/10万及以下和12/10万及以下;
——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达标优良率分别达到50%及以上和60%及以上,全国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力争每年降低0.5个百分点以上,新发近视率明显下降;
——接尘工龄不足5年的劳动者新发尘肺病报告例数占年度报告总例数的比例实现明显下降,并持续下降;
——65岁至74岁老年人失能发生率有所下降,65岁及以上人群老年期痴呆患病率增速下降。
决战“健康杀手”:重点干预四类重大慢性病防治
说到“健康杀手”,心脑血管疾病和癌症最应引起人们的警惕。健康中国行动指出,学习掌握心脑血管疾病发病初期正确的自救措施及紧急就医指导,有助于降低致死率和致残率。“心脑血管疾病造成死亡人数比较多,文件这次特地强调了急救。还强调了公民急救知识培训和人员密集场所急救设施设备配备,是社会进步的表现。”专家表示。
抗癌药零关税、医保谈判、加快新药审批、加入基本药物目录……近年来,为了让患者用得起抗癌药物,国家有关部门打出“天价药”降价组合拳,不断加大对抗癌药相关政策改革力度。
“密切关注癌症危险信号”“普遍开展癌症机会性筛查”……此次健康中国行动针对癌症预防、早期筛查及早诊早治、规范化治疗、康复和膳食指导等方面给出有关建议。健康中国行动明确表示将针对心脑血管疾病、癌症、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糖尿病四类重大慢性病实施防治行动,围绕重大疾病防治工作的突出问题进行重点干预,并为公众从自我健康管理、膳食、运动等生活方式方面给出指导建议。
评论建设健康中国,增进人民福祉
□谭敏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把“健康中国”提升为国家战略,并提出“没有人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的要求。我国当前正处于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阶段,此时三个相关文件的出台,为我们加紧实施健康中国战略指出了明确的方向。
从以治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转变,是健康中国行动的关键。观念上的转变往往是最不容易,也是最难突破的。一直以来,我们的医疗管理体制就是以疾病治疗为核心的,从医院管理者到医生,从决策、技术和考核等几乎都是围绕治疗而开展。虽然我国在较短时间内建立起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基本医疗保障网,大病保险制度覆盖10亿多城乡居民,大大提高了全民医疗健康水平,但同时也存在不少问题,一方面,医保经费居高不下,人民群众对看病难、看病贵有诸多不满。另一方面,经济发展了,社会生活水平提升了,但各个年龄段群体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健康新问题。比如,儿童近视率居高不下、年轻人体质下降、心脑血管疾病开始困扰越来越多的人……加快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就是要从根本上转变健康观念,从注重“治已病”向注重“治未病”转变,从重治疗向重预防转变,从防病向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转变,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人人健康。
要实现这样的转变,单靠医疗卫生部门是不够的,需要多个部门联动发力,也需要全社会的广泛参与。比如,要鼓励大家多运动,就需要配套更多的运动场地;要将儿童从电子产品那里拉回来,需要学校更注重体育运动,将体育纳入高中学业水平测试就是最好的保障;再比如,主要健康指标要纳入各级党委政府绩效考核指标,就是健康中国行动最好的推动力。
新闻推荐
拉林公路沿线油菜花和青稞地(7月16日无人机拍摄)。全长400余公里的拉林(拉萨-林芝)公路,是贯穿藏东藏中的重要通道。夏日,拉林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