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 今日国内> 正文

垃圾分类“在人不在桶” 这波操作更见用心

澎湃新闻 2019-07-17 07:18 大字

编者按

上海7月起正式实施垃圾分类。城市新时尚,你我新日常。澎湃评论部推出“论习惯的养成”,每天一篇,评论员、志愿者、大学生、小学生,小区业主,记录亲身经历,分享小诀窍,吐槽小烦恼,倾听真民声,寻求好建议,让垃圾分类从陌生变成习惯。

6月底的时候,为了迎接上海的垃圾分类“大考”,朋友圈里有人在晒垃圾桶,有些据说是日本家庭同款的,看着很高大上,当然价格也不含糊,动辄两三百一个。我有点动心,跟家属商量买一个。他看了一眼,否决了:咱认真做好分类就行了,用什么桶就是个形式,不用在意。当时我还为他的勤(抠)俭(门)表示不屑,现在不得不承认,他是对的。

这半个月来,类似“垃圾桶卖脱销了”的新闻屡上热搜。据媒体报道,在淘宝上,从最简单的无盖圆桶,到价格在200元甚至更贵的“日本进口组合式垃圾桶”,销量破万的商家比比皆是。仅6月,某电商平台的个人买家就贡献了价值2.5亿元。在垃圾桶的生产重镇浙江台州,不少企业生产线24小时不停产,但在巨大的订单额面前还是显得吃力。

这一现象,自然让人与垃圾分类联系起来。人们重视垃圾分类,积极付诸行动,当然值得赞许。但同时,我也有点“杞人忧天”地想到一个问题:垃圾桶的畅销,是否会导致人们产生不必要的浪费和新的污染——比如家庭原来使用的垃圾桶被扔弃?人们是否会产生一种错觉,即“买了分类垃圾桶就等于做好了垃圾分类”?

一个常识是,垃圾分类的难点和重点都在人,而不在桶。对于市民和家庭而言,严格地按照规则进行分类和投放,就达到了垃圾分类的目标。至于用什么装垃圾,首要在于实用且节约。比如,现在夏季,人们买水果会每次少买,但买的频次高,装水果的塑料袋也就较小,用来装量不大又每天都要扔的湿垃圾,就很好。

值得肯定的是,虽然随着上海正式进入垃圾分类时代,市民购买分类垃圾桶的热情大增,但对于垃圾桶需求的大头——政府采购而言,上海正在做的,不是“加法”,而是“减法”。

这段时间,很多人都注意到了,上海地铁站内、马路上的垃圾桶明显减少了。据本地媒体报道,今年以来,上海多个行政区公共区域的废物箱数量以前减少了近一半。以南京路步行街为例,在两个月不到的时间里,垃圾桶少了83个,剩下的还不到原来的四成。

这或许会在短期内对市民造成些许不便,但从实践看,并未造成环境质量的下降。长期来看,也是对的。垃圾分类,不意味着垃圾桶越多越好。相反,只有严格控制甚至有意识地压缩数量,才是正确姿势。

因为垃圾分类本就是要环保和资源的最大化利用。市民不必特意添购垃圾桶,公共场合不必盲目增加垃圾桶;即便分类标准变了,原来的垃圾桶也可以通过更改标识等方式达到现有标准。这才与垃圾分类“知行合一”。市民的重点应放在观念的改变、习惯的养成上,城市的重点当在宣传普及和做好配套服务上。

据报道,今年上海市招标采购的垃圾桶当中,公共垃圾桶的采购数量明显较前两年要少,增量主要在于发放给居民的家用分类垃圾桶。这种变化让人放心,也让市民对做好垃圾分类工作更有信心。

新闻推荐

秉承“读书 勤奋 节俭”良好家风

读书难做事更难难中更要专心读书发奋图强创业难守业更难难中须当勤耕苦种节俭持家这是玉东区茂林镇榕楼社区泉口村曾氏宗...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