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 今日国内> 正文

“海归”儿子啃老 一切源于家庭溺爱

南宁晚报 2019-07-17 02:41 大字

■杨朝清

江苏南京市民王先生是做生意的,家庭条件还算不错。儿子今年34岁,10多年前,王先生送孩子到英国留学,本以为孩子留学回国后可以找份好工作,安心过日子。但是,儿子回来后一直没有找工作,整天游手好闲,父子俩为此经常争吵,有时儿子甚至会和他动手。(7月16日《现代快报》)

不论是送儿子到国外留学,还是给儿子买房,抑或给儿子买车,父亲都在用自己的财富积累和社会资本,让孩子少一些“负重前行”的压力。与许多“没有背景,只有背影”的寒门子弟相比,这名“拼爹”的年轻人没有“长安米贵,居大不易”的生存焦虑,只需要按部就班地进入生活的轨道就好了。然而,出人意料的是,海归儿子啃老10年,并有继续啃下去的趋势。这不仅是一个家庭的悲剧,也是一个社会的问题。

在家庭结构小型化的今天,许多孩子并不缺乏家庭的宠爱,但家长却难以分清宠爱与溺爱的边界。他们习惯于将对孩子欲望的满足作为情感表达的手段,对孩子总是百依百顺,不花时间陪伴孩子,只关注孩子的物质生活,忽视了对孩子进行精神层面和文化层面的“营养输送”,让一些年轻人在生理上早已成年,却一直拥有“巨婴”般的内心。

曾几何时,“海归”是一个令人羡慕的身份标签,自带精英群体的光环效应;现如今,“海归”泥沙俱下、良莠不齐,“海归”只意味着一段生活的过程,并不意味着出众的能力与素养。“海归”并不是一个同质性的整体,而是带有鲜明的差异性。有的回国做起了“品虾师”,有的在乡村“发挥作用,实现价值,赢得尊重”,有的浑浑噩噩找不到生活意义,有的甚至身陷囹圄。

著名人类学家阎云翔注重研究年轻人与父母的关系,他认为,父母以血缘和伦理为核心的传统家庭观念,和年轻人对个人利益的追求、对个体自我实现的需要,很容易产生文化上的冲突。父辈所认同的责任、义务和自我牺牲观念,通常会让年轻人排斥与抵触。

对于不少中国人而言,人生的意义往往是有幸福美满的家庭,有引以为傲的子女,很多家长会为了家庭甚至子女而活;这必然会涉及形形色色的人际关系,需要把这些人际关系处理得很好。“海归儿子啃老10年”,背离了父亲的期望,引发父子之间的矛盾。早知如此,何必当初?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习惯了依赖父母,习惯了向父母无节制索取的“巨婴”,说到底也是父母溺爱的结果。父母对子女百依百顺,最终会让子女成为一个不幸的人。“巨婴”是错位家庭教育的产物,和家庭经济状况并没有必然的因果关系;一些平民家庭尽管物质生活谈不上丰盈,也会培养出“巨婴”。这一切,说到底,还是教育问题。

新闻推荐

罕见 重庆两只大熊猫同日生下双胞胎

育婴箱中的大熊猫宝宝“莽仔”的幼仔“兰香”在育幼仔新华社重庆7月16日电“同一天生了双胞胎!”16日上午,重庆动物园发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