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须弥山石窟
■杨俊
天色还早,日头将出未出,路边山色绵延,波光粼粼,有乡镇有人家也有农田。我们跟着导航向须弥山石窟方向开去,一路上尽情领略大西北的风情。行到海子水库,远方,天色山色水色纯青,岸边直至脚下都是黄土地,恰巧眼前盛开了一簇鲜艳的红花,不知是桃花还是杏花或是其他的野花,画面鲜明地被色彩一分为二,我们一路行走,遇到的不是戈壁就是高山,猛然看到此景,真以为是传说中的海市蜃楼。
须弥山的地质筋骨,许是经久风化和岁月沧桑,已经不再坚硬如铁,就像被河水冲刷的鹅卵石,失去了棱角,变得光滑,并且加进几分柔弱,似乎弹指即碎。这里是石门口,自然景色与历史沧桑交织在一起。石门水在此处由西向东,一路奔腾,斩须弥山为南北两半,所经之地,两岸山石相互交错,犹如石门。石门水千百年来,弯弯曲曲,一直流淌,在山底形成一道峡谷,名为石门峡。此处是隋代突厥南下中原的要道,也是隋朝进击和防守突厥的重要屏障。隋朝在此设关,称石门关,唐为原州七关之一。
须弥山属宁夏固原市原州区,这里在历史上除了是关隘要塞,还是丝绸之路东段北道必经之地。行走丝绸之路的商贾,为了保佑平安,在此开凿了百余处石窟,总称须弥山石窟。须弥山石窟始建于北魏时期,其后历代均有扩建。进了景区大门,即有台阶下到山底峡谷,山上则有桥横跨石门峡。在这初春,为了打发自己闲适的心情,享受大西北的慢节奏,我们过了桥沿着山道缓缓步行,行到道路尽头,驻足停留片刻。旅行中我们总是一路前行,总认为美景在前方,后来却发现最美的景色在于回头一望,难怪古人云“回眸一笑百媚生”。从山上回望石门峡,峡底之水哗哗流淌,在这寂静之中弄出些响动,水如白练蜿蜒向东划破山的青色,山腰之中更有众多桃花闹春。
不同于四大名窟开凿在一面崖面上的一览无余,须弥山石窟分别开凿在八座石山上,有的踞于山巅,有的藏于深洼,随着山道的跌宕起伏,可以欣赏洞窟起伏变化的美丽。八座石山有深沟险壑相隔,各沟壑之间有梯桥相连。按照我们的行走路线,第一座石山上最著名的是须弥山大佛,须弥山大佛在第5窟,是一尊露天大佛,唐大中三年所造,高20.6米,慈眉善目,面带微笑,这是由一块完整的巨石雕琢而来。佛前原有大佛楼,在1920年地震中毁去。拾级而上,上方,松果、绿树、桃花竟然同时映入眼帘。
大佛后的悬崖是子孙宫区,这片崖面上汇聚了北魏时期开凿的石窟,后此处改为道教场所,建有子孙宫、玉皇殿、无量殿和三清殿等。顺着崖面上开出的原始台阶而上,两旁崖面错落有致地种着桃花和油松,一红一绿交相辉映,红的耀眼,绿的厚重。悬崖比较陡峭,有的路段近于凌空,落脚之处,有“我欲乘风归去”的感觉,有的路段近于垂直,需要借助两旁的铁链,手脚并用,才能继续前行。
之后的相国寺是寺中藏窟,其中第51窟叫“须弥之光”,是北周石窟中罕见的雕塑精品。借助手机光亮可以看见坐佛胸部和胳膊残留的精致彩绘。相国寺内还有两尊姿态优美的雕像,身形窈窕,姿态优雅,婀娜多姿,中间有“绍圣四年三月二十二日收复陇干姚雄记”碑刻。
归途看景,逢一小山崖,底部数十枝桃花竞相开放,一片灿烂。中部是红色的丹霞地貌,怪石嶙峋。崖顶几棵松树拔地而起,凌空叠翠,也只有在这西部高山才能形成此景。
杏树坛中,数十株杏树正逢花期。打着苞的纯红,如胭脂;盛开的柔白,带着丝丝粉色,微风过处,花瓣片片飘零,落在地上,竟变成了一片雪。游客稀少,竟无人惊扰这一坛的清静、这一林的花雨、这一地的雪白。古人写杏花的诗很多,但最爱王安石的《北陂杏花》,“一陂春水绕花身,花影妖娆各占春。纵被春风吹作雪,绝胜南陌碾成尘”,此处虽然无水,但也留住了杏花的那一份纯洁。
新闻推荐
新华社北京7月13日电(记者陈炜伟)国家统计局13日发布数据,2019年全国夏粮总产量14174万吨(2835亿斤),比2018年增加2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