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 今日国内> 正文

暑假消费不能“只买贵的不买对的”

山东商报 2019-07-15 09:49 大字

每小时收费1000元的英语课、4万多元的游学夏令营、数千元的绘画辅导班,暑期将至,网上频频曝出的家长为孩子报名参加各种项目的高额消费账单让不少人大为惊讶,原来放假要花的钱居然比上学的时候更多。(7月14日人民网)

人民网记者针对北京地区超过60个家庭进行抽样问卷调查后发现,很多家长暑期为孩子花的钱已经占到了家庭收入的50%以上。这样的调查虽只针对60户家庭,对于广大中国家庭来说,算不上有很强的范本意义,但在暑假期间,确实很多中国家庭都很舍得为孩子花钱,这是一个普遍现象。而不仅是中国家庭,有汇丰银行(HSBC)对全球15个国家和地区的调查显示,受到中国儒家文化影响的国家和地区,都极为重视教育,舍得在子女身上花钱。比如韩国、日本、新加坡、中国香港、中国台湾等地。

重视教育,这不是坏事,而是好事,但不少家长“只买贵的不买对的”,存在盲目消费的现象。尤其是在暑假期间,表现得更为突出。比如课程培训、兴趣辅导、出国旅游等等。不少家长给孩子在暑假期间报了很多培训班、辅导班、兴趣班,把孩子暑期时间安排得满满的。对于很多养孩子的家庭来说,暑假季成了“烧钱季”,既给家庭带来了较大的经济压力,又可能给孩子增加了沉重的学习负担。最终可能变成了“花钱买罪受”,最为关键的是,这种盲目消费,不仅难以达到预期的目的,反倒不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成长。

家长一边吐槽“暑假不自由”,一边却又急急忙忙掏钱送孩子进培训班。要承认,家长们不惜一切给孩子买最贵的,也是为了孩子未来,但家长在为孩子进行暑假消费时,要能擦亮眼睛,要能理性消费。比如针对孩子的游学市场、培训市场都存在良莠不齐、泥沙俱下的现象,一些不良商家利用家长的心理,大肆进行误导性宣传、虚假宣传。家长要增强防范意识,避免踩入这些“消费陷阱”,成为不良商家的猎物。

另外,家长不要盲目跟风,不要有攀比心理,暑假季变成“烧钱季”,与家长之间、孩子之间的相互攀比之风有很大关系。再者,家长让孩子在暑假期间参加各种培训班,这也是一种“着急式”培优的表现,背后透露出家长怕孩子输在起跑线的焦虑心理,要能打消这种焦虑心理,需要彻底清除应试教育的影响,让素质教育真正得到实施,也需要家长真正懂得教育之道,摒弃错误的教育方式。

除此之外,学校、教育部门也要尽好自身之责,比如加大宣传教育,要能避免少数教师沦为商家“广告代言人”,对于与商家有利益交易的教师,要能严厉问责,予以相应处罚。而对于那些存在虚假宣传等违法违规行为的机构、商家,也需要监管部门予以严厉打击,监管部门要能保护培训市场规范发展,要为暑期消费“保驾护航”。

暑假适当的教育消费很有必要,但要避免让教育消费变成盲目消费。这些都需要家长、学校、相关部门能够形成合力,对扭曲的暑期消费说不并进行“合力纠正”,这保护的不仅是家长们的钱袋子,也是孩子们的健康成长。戴先任

新闻推荐

海南:2019上半年离岛免税销售额超65亿元

7月13日,顾客在海南海口免税店选购商品。据海口海关初步统计,今年上半年,三亚、海口、琼海四家离岛免税店销售免税品893.65...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