摸苍虫 ◎田桂林
[摘要]◎田桂林
夏日傍晚,携友散步。路旁林木荫荫,身边凉风习习。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炎炎夏日长,这缕缕的清风,能拂去了白天的疲劳与炎热,偷得浮云半日凉,也是一种小小的幸福了。
盛夏千竿绿,当秋万穗红。路边的高粱,在雨水的滋润下生长得郁郁葱葱。朦胧夜色里,蟋蟀在低声吟唱,蛙儿在浮水高歌,偶有昆虫飞过。面对良辰美景,忽然忆起儿时摸苍虫的事了。
皖北地区,伏天三四十天的时间里,正是苍虫出没的时节。所谓“伏”,就是阳气盛而阴气藏也。这种昼伏夜出的昆虫,长约一厘米,小小的脑袋,黄黄的铠甲,两只柔软透明的翅膀下,包裹着一个圆圆的肚子。这是一种植食性昆虫。
太阳还没有落下,我和伙伴们就为摸苍虫做准备了。为了摸到更多的苍虫,有时还要从柳树上砍下几支树枝,插在空旷田野里。夜幕一降临,人们就提着水桶或者水罐三五成群奔向田野,守候在高粱旁,侧耳静听等待苍虫的出现。当远处传来嗡嗡嘤嘤的声响时,我的情绪立马高涨起来,苍虫出现了。
初次摸苍虫,我忐忑不安,担心这虫儿会咬人。摸到手才发现,它们仅仅在手中蠕动而已,手心中有一种痒痒的感觉。
夜色里,在高粱旁,我快速地摸着苍虫。之所以摸,一方面天黑,看不清苍虫,黑暗中只有用手在秫叶上乱摸,另一方面苍虫多,用手一划拉,就可摸到一大把,捉得更多。它们一般都是成对出现。摸不了几把,手中已经攥不下了。急匆匆把它们放入盛有清水的小桶中,然后抓紧时间沿着高粱地一路摸去,因为苍虫每晚集中飞来仅仅二十分钟左右。
苍虫落在秫叶上,一般两两在一起,原来它们是在结伴配对,在寻找恋爱的浪漫呢。不知那时年少懵懂的我们,是不是惊扰了它们花前月下的甜情蜜意?
苍虫有一个奇怪的现象。这种小虫子会在夏季农历逢双的日子集中出现,比如初二、初四、初六这样的日子,而在初三、初五、初七逢单的日子,苍虫在田间出现的相对少些。对于苍虫的出没习惯,人们至今仍未能搞清楚是什么原因。
用苍虫来喂食家禽,收获颇丰。次日清晨,鸡鸭已经从窝中早早跑出来觅食。一开门,它们便围拢上来。我从水桶中取出苍虫,一把把洒向地面。鸡鸭们欢快地在地上抢食。在当时物资匮乏食不果腹的时代,人们舍不得用粮食喂养这些家禽,任由它们在草丛中觅食。能吃到这样高蛋白的食物,也是家禽最好的享受了。吃了苍虫的鸡鸭,下蛋特别勤,几乎每天都下蛋。对于当时拿鸡蛋换取油盐钱来维持生计的老百姓来说,也是一种额外的收获。
河南省豫东地区与皖北平原接近。生活习俗、话语方言、地理环境都有很多共性。以至于我有时外出,人家常常问我:恁是河南的吧?语音竟是如此的相同。但在苍虫的用法上却大相径庭。那里的人们,常常将摸来的苍虫经过煎炒,制成美味,卷在烙馍里食用,吃起来满口流油,唇齿生香,那滋味是任何山珍海味也不能比的。不像皖北,摸来的苍虫仅仅用来喂养鸡鸭而已。每当豫东朋友绘声绘色讲起这种食物的好吃时,我都舌下生津,口水几乎流了下来。心想,那究竟是一种怎样的美味呢?
眼下正值伏天,正是苍虫盛行的季节。我想抽出一段时间,到乡下老家住一两个晚上,寻一心清净,觅一方清凉。一来陪年老的爸妈唠唠家常,说说话,聊慰思家之情;二来夜幕降临时,我也提起水桶,守候到高粱地边,再摸一次苍虫,重拾儿时记忆,重温一下“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的乡村风情。
那样的夜晚,必然是欢乐相伴,也一定是繁星满天。
新闻推荐
新华社北京7月14日电(记者魏梦佳)记者从北京市延庆区获悉,近年来,借助北京世园会筹办机遇,延庆加快推进现代园艺产业发展。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