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工具重塑着新型人际关系 一个“嗯”字引发的微信礼仪之问
一个字引发的
多大的事啊?一声“嗯”,一个OK的手势,最近竟在朋友圈刷了屏。
一位浙江姑娘在微信回复老板问题,回单字“嗯”后遭训斥:你要么回复“好的”,要么回复“嗯嗯”,和领导或客户都不要回复“嗯”,这是最基本的微信礼仪。
另一则发生在长沙。领导在群里通知事情,小员工回复了一个“OK”的手势后被开除:收到信息要回复“收到”二字,这点规矩不懂吗?
2019年春天,微信月活跃用户数量已正式宣布突破11亿。《2018微信数据报告》也显示,每天有450亿次微信信息发出。网络社交早已开始改变人际关系,每一个新的工具问世,都带来一次新的变化。和早期网络聊天、微博、QQ等社交工具相比,微信因其庞大的人群,对社交秩序、人际关系的改变更为深远。对于不少人来说,微信,从通讯工具逐渐长成行为方式的一部分,几乎是“身体的一部分”。在显性的表象下,“永不下线”的微信,那些潜在深远的改变正在渐渐浮出水面。
A
打电话也成了一种骚扰
“一开始看到这种所谓‘礼仪’,我是吃惊的,这不是没事找事吗?但是慢慢我发现,周围的人都认可并接受了这种观点,我也不想特立独行,造成不必要的误读。”在中学任教的老师咏莉决定“随波逐流”,第一个改变是她不再向女儿女婿发“微笑招手”的表情,因为在后者心中那代表的意思是:“滚。”
“你吃了吗?”中国人万能的见面寒暄语至今适用,但是在社交媒体上,有事说事,没事别问“在吗”;生活中微笑示人很有亲和力,但是微信里的笑脸表情被解读为:我就静静地看着你装,不说话,等同于冷笑“呵呵”……在网络社交高度发达的今天,汉字的表情正发生颠覆性的改变,一不留神,可能你就被新规则排除在外了。
如果说,最早吐槽微信礼仪的人反被众嘲“矫情”“杠精”的话,那么现在“微信沟通,需要注意哪些礼仪”已经成了最流行的实用帖。
尽管南京一位大学中文系教授表示异议,“我就喜欢一个‘嗯’回答,蕴藉温柔体贴,韵味深厚悠远……”但是,在2.8万人参与讨论的“聊天回复‘嗯’被老板批评,你怎么看?”的网络调查中,高达2万人持“支持”态度,他们认为职场确实讲规则要情商;而“支持姑娘,只是个简单回复”的仅有2522人。
单字的讲究不仅限于“嗯”,一个“好”字也会立刻让人“不好”。在部门担任副职领导的郑惠说,每次她在微信跟员工布置工作,对方回复一个“好”,就像在她心里扎了一根刺,“心里不舒服,觉得她拿我不吃劲,但也不好意思就这点小事发作,怎么都很别扭。”
“拉黑!绝交!”文字工作者雨田最近发布了一条“出格”的朋友圈,引来一众好友的旁敲侧击。事情的起因是她微信别人,可对方不仅一直没有回复,还在差不多的时段更新了自己的朋友圈。一位网友也在微博上吐槽了类似遭遇:“我觉得在现代社交礼仪里面,不回微信绝对是一种酷刑,那种无休止的折磨和煎熬,比拉黑或删除的剧痛,更让人感到绝望。”
“能在微信上解决的事情,就不要给我打电话!”在80后陈果看来,在手机铃响不是骚扰就是快递的时代,轻易别打电话这条也应该“记录在案”,他超前的理论听上去有些奇葩,因为在一些受访者看来,电话沟通更正式更不容易被误读,但“能微信就不打电话”却受到不少年轻人的认可。
从最早的“能打字就不发语音”,发展到现在“谁先加好友谁先说第一句话”“别不跟我打招呼就把我的微信推给别人”等,一方面人们自己对微信社交礼仪的规范要求越来越精细,另一方面种种“繁文缛节”也让每日在微信上产生数据的人们倍感疲惫。
“都说成年人的社交礼仪,是以‘嗯嗯’为结尾的微信聊天模式,但是有时候对方为了表示礼貌,你发一条他就必回一条,你不回又觉得自己失礼,最终过度沟通也很尴尬。”郭先生也有自己的社交烦恼。
沟通方式越来越先进,可是为什么现在聊个天都这么累呢?使用社交工具的人们发出了时代之问。
B
“朋友圈”里的陌生人
从面对面交流,到通过书信、电话、电报、BP机、短信传情,再到借助邮件、MSN、QQ、微信沟通,在《5分钟商学院》节目里,上海商学院特聘讲师刘润提到人类社交行为的演变,跟沟通工具自带的不同属性有关。
“在微信上,很多人都对我说过,最反感那种‘你好,在吗’这样的开场。这是因为,你在试图用电话或QQ的‘职业化’方式,在微信里面表示礼貌,然后启动一段锁死独享时间的沟通。”刘润分析,因为电话是同步独享沟通工具,所以在谈话过程中,才需要不时地用“对”“是”等回应,来告诉对方你一直在与他同步。而邮件则是一个异步分享沟通工具,你在发送邮件之前,对方并不知道你在干嘛,写了什么。而微信则是介于两者之间沟通工具,虽然一直“在线”,但也不可能时时刻刻同步。所以,设身处地想,一句“在吗”,有时候的确让对方很难接招。
在南京师范大学教授俞香顺看来,人们对网络社交礼仪的过敏,跟网络会话不可视以及碎片化的特点有关。“看不见表情动作,听不见声音语气,只能使用语气词来补充,但是语气词的表意又存在不太明确的特点,所以容易在沟通双方之间造成误解。”
4月11日,极光大数据发布的《2019年社交网络行业研究报告》也显示,21.7%的社交网络用户微信好友总数在201-500人,有5.9%的用户微信好友数在501-1000人,还有4.2%的用户微信好友超过1000人。
最近,河南财经政法大学《社会化媒体运营》的任课老师,将学生新增的微信好友人数作为平时成绩的依据,学生加到1001算及格,加到1667个才算满分。
好友人数的膨胀,既让人获得了前所未有的交流机会和所谓的人脉,但也在无形之中降低了人与人之间的信任感。有人说,现代人被简单分为“好友”和“非好友”两种,但顶着同一个“好友”标签的,可能是熟人、半熟人、1/4熟人、1/8熟人等各种复杂的社会关系。
“过去单位做通讯录,都要求你留一个手机号码,再留一个家里电话,以备手机联系不上时使用,但是大多数人都故意留白,家里电话只有他们最亲密的朋友才有。”在机关干行政工作的小刘对此印象深刻。在她看来,就像吃中餐用筷子、去西餐厅用刀叉,在家睡衣,出门逛街穿便装,而上班是通勤装一样,过去人们可以根据不同的亲疏关系,采取不一样的沟通姿态。而现在,无论是点头之交的同事,还是有业务往来的客户,抑或是根本没有见过面也不知道什么场合下加了好友的陌生人,都被赋予了相同的交往空间,可以随时打开与你的对话框。
讲究网络社交礼仪的背后,还有着更为深层的社会心理因素。我们可以通过美团、饿了吗等平台点外卖,但是你还是要自己吃;我们网购了很多衣服,但是在穿的时候你最希望的还是它是好看的。网络社交也是如此,我们随时可以互联互通,但我们内心真正的需求是被看见、被尊重、互相信任。在电通公共(北京)品牌形象顾问潘泠竹看来,“人的切身感受实际上是没有办法被网络取代的。在交流变得便利和简化的同时,人类社交最深层的需求——被尊重却被稀释了,因此我们越来越客气,也越来越容易不耐烦。”
调查显示,虽然好友圈不小,但实际上超过六成用户每周交流的好友数并不超过20人。网友琳也在社交平台这样写道:“我有1623个好友,但我却觉得很孤独。”(下转12版)
新闻推荐
尧帝故里 “杉荷”醉美 长三角地区摄影记者聚焦苏北水城 金湖
□本报记者王家国图/文连片水杉绿葱葱策划:摄影美术部责编:王家国邮箱:czbsyb@126.com杉林深处打太极撒网晨捕渔家乐日前,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