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小镇“变味”出局 拉动经济不该牺牲“青山绿水”
热点聚焦
对于触及生态保护红线的“特色小镇”项目,将之淘汰出局并不是画上句号,还要把整改和治理提上日程。
据央视报道,云南公布了《2018年省财政奖补支持的特色小镇名单》,有15个特色小镇获得云南省财政1.5亿元的奖补支持。但有6个特色小镇,被淘汰出创建名单,并收回1000万元启动资金。其中,大理的鸡足山禅修小镇和文山的八宝壮乡特色小镇,因“变味”为大型房地产项目,触碰生态红线和建在自然保护区内被淘汰出局。
开展特色小镇建设是经济发展新常态下推进农村城镇化建设的有益探索,是农村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抓手。2016年,住建部等三部委下发文件,对全国开展特色小镇培育工作进行安排部署。三部委2016年、2017年分两批在全国公布403个特色小镇建设名单。
从公布的特色小镇名单来看,一些经济欠发达地区的特色小镇集中在生态文明较好的风景旅游区,希望通过旅游与特色小镇建设融合发展,实现所在地区的新型城镇化,比如云南省红河州建水县西庄镇、江西省鹰潭市龙虎山风景名胜区所在的上清镇、江西省宜春市明月山温泉风景名胜区的温汤镇,新疆阿勒泰地区富蕴县可可托海镇等。
在特色小镇建设中,发生了特色小镇建设与生态文明建设的矛盾与冲突,尤其是经济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基础薄弱,需要借助招商引资来推进特色小镇的建设,以生态文明区域内的土地交换项目成为一些贫困地区的优选,由于房地产项目能给当地政府和参与市场主体带来快速的经济利益回报,因此受到格外的青睐。于是,个别地方的特色小镇开始“变味”,以“特色小镇”为名行“房地产开发”之实,牺牲了可以帮助当地人们长远发展的“青山绿水”。
央视曝光的鸡足山禅修小镇建设项目,以旅游开发为名,大力开发旅游地产项目,建筑密度大,绿化率小,容积率高,需要大量砍树,因此对当地自然环境和植被带来难以修复的影响,已触碰生态发展的红线。另外,中国社科院发布的《中国住房发展报告》也指出,一些地方快速发展的特色小镇,在很大程度上被房地产商“绑架”,打着各种产业旗号,到城市周边的小镇拿地搞开发,结果房子搞了一大片,产业却引不来,反而加大了房地产库存。
还有一些特色小镇定位不准确,规划不科学,与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划出的红线相抵触,但地方政府仍然盲目跟风攀比,希望争取到特色小镇项目,结果浪费了发展机遇,给特色小镇建设带来不利影响,八宝壮乡特色小镇就是典型例子。八宝小镇项目处于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按照国家自然保护区的规定,不仅不能实施房地产项目开发以吸引投资,原有居民也应该进行有计划的迁移,以推动当地生态环境的保护。
此次云南主动淘汰6个特色小镇建设名单,并收回启动资金,充分说明云南在特色小镇的建设过程中,并没有放弃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视。当然,对于触及生态保护红线的“特色小镇”项目,将之淘汰出局并不是画上句号,还要把整改和治理提上日程。一方面,要推动修复和整治已被破坏的生态环境;另一方面,要对特色小镇建设按照“特色鲜明、产业发展、绿色生态、美丽宜居”的要求重新进行科学规划,因地制宜地推动当地经济的发展,改善当地居民的生活。
以云南八宝小镇为例,应该坚决放弃以牺牲“青山绿水”为代价的发展路子,尽早实施现有居民迁移和环境整治工程,切实保护八宝河流域的生态文明。在此基础上,大力推进高原农业的发展和生态旅游项目的开发,因地制宜地推动农业与农产品加工、旅游服务业等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走出一条经济发展与生态文明、居民生活水平全面改善的多赢之路。
木丁(财经评论人)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周小桓)7月11日,2019年全国沙滩排球巡回赛(日照站)暨中国(日照)国民休闲水上运动会沙滩项目嘉年华比赛在万平口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