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 今日国内> 正文

精简微信群也是为基层减负

梧州日报 2019-07-08 09:06 大字

刚刚开完一个会,回到办公室,极不情愿地拿起手机:果不其然,“急件”、“收到请回复”、“通知”……几百条未读信息大部分来自各种各样的微信工作群。顿时厌恶到恨不得把微信卸载、把手机扔掉。以上情形每天都发生在广大的基层干部、公司职员和打工一族的身上。微信工作群渐渐捆绑了我们的生活,成为另一种负担。

第一个负担就是变相加班。《劳动法》规定,劳动者享有休息的权利。换句话说,老板们无权要求员工在下班后做到有事必回。但是在现实生活中,没有人敢下班之后不回微信工作群里的信息。于是,工作时间与休息时间的界限日渐模糊,加班与不加班的界限也日渐模糊。人不是机器,不可能24小时不间断地工作。工作时间集中精力做好本职工作,工作以外的休息时间应该被尊重。

第二个负担就是强制交流。领导在微信工作群上“@”了下属,提出工作要求,下属就像排好队型似地回复“马上执行”“坚决落实”;微信工作群上发布了领导活动的信息,下属也回复“太棒了”“真细致”“领导亲自检查工作”,好像不跟上一句就显得自己没礼貌、不尊重领导。在这样的氛围下,就算是下了班,大家也都不敢不看手机,只能每隔一段时间看看工作群上发布什么,及时作出回应。这样一种被强迫着与领导、同事交流的沟通方式,已经成为一种新的社交负担。

所幸,已经有管理部门意识到以上问题的严重性。据报载,广东省珠海市香洲区于今年4月底正式印发《香洲区解决形式主义突出问题为基层减负工作措施》,其中就明确规定“原则上一个单位只建一个工作群,发言要有内容不得刷屏,原则上非工作时间不发布工作信息,因专项工作组建的微信群在结束工作后应及时解散。”这样的规定初看大快人心,但细思之下未免让人担心,措施是否能真正“落地”,原则上非工作时间不发布工作信息,但如果领导说是紧急任务呢?违反了又由谁来监督整治呢?

笔者希望,微信工作群能更精减一些,让基层员工从“指尖上的形式主义”解脱出来。

新闻推荐

武汉 酒店床单洗过几次扫码即知

新华社武汉7月7日电(记者廖君)酒店床单、浴巾到底洗没洗过?有没有落实“一客一换”?近日,武汉首家绿色洗涤基地正式投入运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