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 今日国内> 正文

教育部的通知能否管住“家长们的暑假作业”?

汉中日报 2019-07-05 09:46 大字

教育部日前就做好2019年中小学生暑假有关工作发布通知。通知要求,暑假期间,学校要统筹调控不同年级、不同学科作业数量和作业时间,由学科组、年级组集体研究布置学生暑假作业。鼓励布置活动性、实践性、探究性作业,严禁布置要求家长完成或需要家长代劳的作业。

教育部这一通知,还涉及到加强校外培训监管、规范研学实践教育、关爱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和农村留守儿童、提高暑期安全防护意识等问题。可以说,通知中提及的这些问题,都是社会关注的热点和难点,一桩桩、一件件,都承载着深切的民意期待。这也表明,教育行政部门已经注意到了时下老百姓的教育关切,并致力于推动改革治理。

从这些年的实践看,不少中小学生的暑假,成了各种培训机构的表演“秀场”。形形色色的校外培训班、特训营等,早早盯上了孩子们,希望从这个最容易让老百姓乖乖掏钱的群体里“掘金”。我们不排除一些培训班确实能够给孩子们传授知识与实用技能,但也不乏一些良莠不齐的培训班,利用家长们的焦虑给孩子平添了很多不必要的负担。教育部通知此番明确要求加强校外培训监管,是一次正本清源之举,值得肯定。

另外,教育部通知要求规范暑假作业,“严禁布置要求家长完成或需要家长代劳的作业”,更是直指暑假作业的病灶。现实中,学校布置的“直接要求家长完成或需要家长代劳的作业”并不多,甚至可说没有。更普遍的状况是,一些作业尽管名义是要由学生完成,但真实的情况是,若家长不帮忙、不“代劳”,对孩子而言,这些根本就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比如说,某些学校的“假期小队”活动,要求学生自定主题、外联对接、组织实践,并最终要以包含照片、文档的成果报告呈现出来。试问,倘若家长不在其中发挥主导作用,学生们要如何能做完这一切?在对待孩子作业一事上,家长们的立场可说是进退两难。甩手不管,动辄被指责“不配合学校工作”;参与过多,则又会被说是“不愿放手,自找苦吃”……合适的“度”到底在哪里,几乎没人能说清。

让家长参与到学生的教育当中,原本是件好事,无非是希望家长能够更关心孩子的学业。毕竟,家长在中小学生学业中的参与度,直接关系到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对学生而言,由家长代劳完成作业,显然改变了家庭作业的性质,转移了教学的重点。既然家长可以代劳,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自主意识必然会受到影响。本该自行完成的作业假他人之手完成,甚至连“水过地皮湿”的教学效果都不可能达到。而对家长而言,浩繁的“代劳”式作业,也是一种沉重的负担。

事实上,种种将压力强加于家长的教育行为,并非仅仅出现在暑假,而是已经成为一种常见的校园“顽疾”。不少学校安排给家长的,除了各种奇奇怪怪的作业之外,还有不少本该由学校或老师完成的任务,比如要求家长组织同学参加社会活动,要求家长去学校打扫卫生等等。客观而言,家长为了孩子,往往会选择配合,但长此以往,家校共建的良好初衷变了味儿。

凡此种种,均属于教育领域的形式主义。教育者并没有摆正自己的位置,而是在滥用教育权力。说严重点,就是在“挟孩子以令家长”,理应得到迅速纠正。此番教育部下达禁令,是一次向好的努力。当然,既然积弊已深,改变起来就不会特别轻松,非下猛药不能去沉疴,对此,相关部门还需久久为功。 (斯远)

新闻推荐

垃圾分类成习惯

7月4日,江北区和韵家园社区的一名小朋友将塑料瓶投入“可回收物”类垃圾箱。近年来,重庆市江北区通过加大宣传力度,改善小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