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 今日国内> 正文

教育部解读《关于新时代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导意见》 高中教育如何培养“全面而有个性的人”

安徽工人日报 2019-06-21 08:30 大字

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新时代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导意见》,就推进普通高中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育质量进行了系统设计和全面部署,也是新世纪以来国办出台的第一个关于普通高中教育改革的重要纲领性文件。6月20日,教育部召开新闻发布会,就文件进行解读。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司长吕玉刚介绍说,当前,普通高中教育正处于普及攻坚、课程改革和高考综合改革三大改革同步推进的关键时期。这些新任务迫切需要通过深化改革、着力破解当前面临的体制机制性障碍,确保各项改革能够有效衔接、协同推进。为此,《指导意见》提出总体目标——到2022年,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育人体系进一步完善,立德树人落实机制进一步健全。

在总结高考综合改革试点经验的基础上,《指导意见》分别对加强和改进考试、命题与招生等工作提出了要求。吕玉刚讲到,主要有三个方面要求:一是规范学业水平考试。明确高校招生录取所需学业水平考试科目实行选择性考试,由省级统一组织实施。二是深化考试命题改革。促进教考有效衔接,克服简单的、片面的考什么就教什么学什么的倾向。三是稳步推进高校招生改革。根据高校人才培养目标和专业学习基本需要,不断完善招生专业选考科目要求,并把综合素质评价作为招生录取的重要参考。

全面提高普通高中育人质量、强化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是《指导意见》的重要目标。如何构建全面培养体系,培养全面而有个性的人?吕玉刚讲到,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进一步完善德育工作的体系;强化综合素质培养,着力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与此同时,要拓宽实践渠道,因地制宜打造学生社会实践大课堂;此外,要完善综合素质评价。从城乡学校实际出发,完善综合素质评价内容和实施办法,强化对学生爱国情怀、遵纪守法、创新思维、体质达标、审美能力、劳动实践等方面的全面评价。

充足经费是全面培养人才的保障。确定生均公用经费最低拨款标准是《指导意见》的一个亮点,也是一个重大的政策突破,这为普通高中教育持续健康发展和提高教育质量提供了重要的制度性保障。《指导意见》要求完善经费投入机制。各省(区、市)要完善普通高中建设经费投入机制,明确省市县分担责任。在严格遵守政府债务管理规定的前提下,多渠道筹措普通高中建设资金。健全生均公用经费拨款制度,各地生均公用经费拨款标准应于2020年达到每生每年1000元以上,个别确有困难的地区可延至2022年前。完善成本分担机制,按照规定程序适当调整学费标准,建立生均公用经费拨款标准和学费标准动态调整机制。

1000元的标准能不能做到?对此,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副司长马嘉宾讲到,现在全国有30个省区市制定出台了生均公用经费的拨款标准,其中大部分省份的标准是在800元以上。总体上看,各地通过努力,到2020年达到1000元以上的最低标准是能够实现的。同时《意见》也没有一刀切,对于确实有困难的个别地方,允许适当延后,这也是考虑到了贫困地区的实际情况。

新闻推荐

河南封丘中招体育多人“抄近道” 违规越线行为引发关注

本报讯(记者余嘉熙通讯员董君亚)6月15日,河南新乡封丘县在中招体育考试时,多名考生在长跑时“抄近道”,引发众多学生、家长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