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 今日国内> 正文

小巷时光 梁先

梧州日报 2019-06-19 09:06 大字

小巷是迂回的,迂回,就有了言有尽意无尽的意味;小巷是喧腾的,喧腾,就有了烟火的味道;小巷也是宁静的,宁静,就有了留白的空间。小巷总是日常的,日常,就有了家园的味道。

喜欢一个地方,多半是从那里的小巷开始的。

旧时的苏州城,巷子又狭窄又幽深,苏州籍作家车前子调侃说,苏州人抬头是看不见月亮的,只好低头往水里找月亮。水中看月,自然是很诗意的事,然而夜深归家时,若能于迂回小巷中,抬头可见月亮走走停停、如影随形,也自有一番意味。

我生活的小城,小巷虽也狭窄,但要抬头看月倒不是什么难事。我偶尔加班晚归,或是和朋友约茶回家,又或是和家人小聚归来,转入小巷,总爱抬头看月。在小巷窄窄的一方夜空里看到的,有时是雨后的一弯新月,清凉的银色,毛着边,沁着雨意;有时是暮春时节的淡黄色满月,缭绕着薄薄的云彩,像一枚温润混沌的黄腊玉石……不论月圆还是月缺,因为有小巷上方高高的屋檐依托着,便多了一些温和亲近的意味,不似开阔地带所看到的空茫渺远。

我上班的地方处于小城的边缘,周边有数十来户人家。连接人家的街道窄窄的,严格意义上只能算作是小巷。

神思昏昏的午后,小巷里常常传来吆喝声,“有白助,南渡白助哎……”是一把悠扬的女声,“有”字和“助”字拉得长长的,从小巷的这一头,逶迤地转到另一头。中间吆喝声若有停顿,必然是有食客光顾了。有时会忽发奇想,设若此时仿效旧时人家,从楼上的窗户放下绾着篮子的长绳子,是不是也可以吊回一碗香喷喷的白助呢?

小巷里常常传来的,还有卖凉茶的吆喝声。与卖“白助”的即兴创作、人声吆喝不同,卖凉茶的吆喝声是事先录制好的,随着电动三轮车的前行,反复循环播放。“去湿茶,去湿茶,饮了手脚冇忧麻,有风去风,有湿去湿,冇风冇湿,饮了开胃又杀(消)食;去湿茶,去湿茶,手脚痛,腰骨痛,饮了全身都轻松,各位大哥同大嫂,九个饮了十个好,保你活到九十九。”这是一把老于世故的男声,以俏皮的语气、夸大的言辞推销着自己的凉茶。我有一回迎面遇上了,好奇地盯了一眼那凉茶车上的主人,出人意料的,是一个衣着时尚的90后年轻人,倚在电动三轮车驾驶座上,一只手握着车把,一只手拿着手机,不紧不慢地驱车前行,一任那“去湿茶”的吆喝声播散四方。

上班中途必经的一个小巷,巷子中段常年有一个卖早点的流动摊档。店主是一对中年夫妻,男的一张憨厚和气的圆圆脸,女的略瘦,未语先盈盈笑。他们卖的面包、馒头、油条、豆浆味道都不错,价钱也要比别的早点店便宜一些。夫妻俩通常是分工合作,男的负责递送早点,女的负责收钱。若顾客少时,男店主就走出巷口,也不吆喝,只是静静地倚墙而立。行人路过时,看见这圆圆脸的男主人,就知道他们的摊点正在开张着。有需要的,拐一个弯进巷子里亲自选购,若懒怠进去,招呼一声,支车在巷口候着,不一会儿男主人就把早点给送过来了。

我每天上班路过,不管是否需要买早点,也爱习惯性地瞄一眼巷口。那憨厚和气的圆脸和盈盈笑意,与摊档上的浑圆面包一起,给人以安定富足的感觉。若是冬天的早晨,晨光熹微中的摊档热气氤氲,略似木心先生的《从前慢》:清早上火车站,长街黑暗无行人,卖豆浆的小店冒着热气……让人凭空生出一些暖意与依恋。

依然是我每日上班经过的村巷,转角的那一户人家,自建的三层楼房,二楼、三楼住人,一楼一分为二,向着村道的后厅辟为诊所,面向沿江大道的前厅作为饭厅。常住的是一对老夫妻,男主人是个乡村医生,大部分时间在诊所里坐诊,女主人慈眉善目,常常在前院里忙活。

房子前后都有一小块空地,后院栽了一棵金银花,袅袅娜娜地攀上了雨棚,初夏时节开花,清香远近袭人,仿佛是这家小小诊所的诗意招牌。前院略大,早几年只是随意地种些寻常花草。这两年,老夫妻忽然来了兴致,渐渐增种了三角梅、白兰花、茉莉花、月季、秋海棠,地盘也扩张至连接沿江大道的小道边。白兰、茉莉可以从四月香至十月,三角梅一年开两季,一共有两株。一株是移植来的老树桩,冬末春初时开花,叶子落尽,单剩一树灼灼红花,衬着门楣的红春联,十分喜庆;另一株种在前院的小道边,长成了藤蔓,人为地牵引成小拱门,人在小道间穿行,就有了穿花拂叶的感觉。

有了花草要照料,老夫妇的身影就时常出现在院子里,浇浇水,拔拔草,牵引修剪一下枝条,或者,就只是闲适地坐在前门,看沿江大道上来来往往的行人和车辆。

我每天早上从家里出门,沿着小巷右拐后直行100米,转一个接近90度的弯后,就到了他们种满花草的前院了。我是那个常常因顾盼花开而稍作停留的路人,便渐渐在老妇人的眼里熟悉起来。早上路过,她若刚好在,会含笑招呼我一声,我赞一句“今天的花儿开得真好看”,往往等不及她回复就顾自前行。傍晚下班归来,她通常已吃过晚饭,老两口在门前闲坐,抬头看见我,关切地问一句“回来啦”,我回应一声,自白兰和茉莉的香气里慢车经过,回家的感觉,也就添上了一分温馨和笃定。

这样的小巷,正是我眼下的日常。一年四季,我从小巷里走过,或者路过,按部就班地工作着,生活着,感知着小巷风物和景致的变化,也旁观着小巷里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所谓平凡生活,大抵如此。

新闻推荐

天府中央商务区“引擎”开启

在28.6平方公里土地上描绘未来城市新中心曼哈顿CBD(中央商务区)汇聚绝大部分世界500强公司总部、北京CBD聚集的跨国公...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