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 今日国内> 正文

高精尖科技成“双创”主力军 “双创周”北京会场感受科创新动向

安徽工人日报 2019-06-19 03:24 大字

能把汽车挡风玻璃做成“屏幕”的投影技术、可以时刻跟随“主人”的智能拉杆箱、临床试验结果喜人的抗肝炎新药……在近日开幕的2019年全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动周北京会场主题展里,各类高科技创新成果“扑面而来”,双创成果既“高精尖”又“接地气”。

“你好,潘多拉,我饿了。”在北京云知声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展位前,智能家居机器人迅速反应,为发出命令的“主人”搜索出附近的美食信息。

人工智能超算平台、人工智能芯片成为该企业“产业与智能融合”的两大抓手。该公司公共事务总监郭凡说:“我们一家企业的创新成果,可助推百亿级人工智能生态的建设,为经济发展提供一个新的引擎。”

近些年,科技型“双创”企业持续为经济发展注入活力。据介绍,2018年,北京市新经济总量达到万亿元,对GDP的贡献达三成。规模以上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技术产业对规模以上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0%以上。

头发丝横截面大小的面积,能否“放”得下一艘辽宁舰?魔技纳米做得到,不仅如此,还可以“放”5艘左右。

该创业团队在3D纳米制造系统领域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目前其“雕刻”精度可达60纳米。“形象地说,我们就是在做‘光子制造’,就是光刻机,但又区别于传统的光刻机,我们是做三维的。比如44微米的辽宁舰模型。”魔技纳米科技有限公司总裁史强称,“作为平台性技术,我们可以帮助企业改进传统工艺、提高效率、降低成本。”

在“双创”领域,越来越多像魔技纳米这样的高技术企业,注重核心技术研发与科技成果转化,使尖端科技真正应用到产业发展当中。

统计显示,2018年,北京市专利申请量与授权量分别为21.1万件和12.3万件,相较2015年分别增长35%和31%。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为111.2件,较2015年(61.3件)增长80%,是全国平均水平的近10倍。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科技型创新企业正形成“百舸争流”之势,如“蚂蚁雄兵”般夯实着创新驱动发展的基础。这些“双创”主体正加快发展、相互赋能,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助推新经济蓬勃发展,成为驱动社会不断进步的“引擎”。(据新华社电 本报有删节)

新闻推荐

河北检方决定不起诉“邢台正当防卫案”

据新华社电2018年5月20日,河北省巨鹿县村民刁某某深夜翻墙闯入村民董民刚(化名)家中滋事被董民刚刺死。河北检方近期认定董...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