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 今日国内> 正文

钟宜龙 长征起点的“守魂人”□新华社记者 魏培全 摄影报道

右江日报 2019-06-18 09:08 大字

钟宜龙老人在松毛岭战斗无名烈士墓前介绍松毛岭战斗的历史。 6月16日,在福建省长汀县南山镇长窠头村的家中,钟宜龙老人(右一)在讲述整理烈士名单的故事。

即将迎来91岁寿辰的钟宜龙老人是福建省长汀县南山镇党委退休干部。这位老党员为松毛岭战斗牺牲的无名烈士“守魂”60余载。

1934年9月23日,松毛岭战斗打响,年仅6岁的钟宜龙亲眼目睹了战争的惨烈。9月30日下午3点,在距离松毛岭不远的长汀县南山镇中复村观寿公祠前,举行万人誓师会后,红九军团迈出了万里长征的第一步。钟宜龙的父亲钟大廷也随队出发了,6岁的钟宜龙不知道,父亲再也不会回家——钟大廷在江西罗田的战斗中牺牲。

1953年,钟宜龙和村民们一个山头、一个山头地搜集烈士遗骸,建立起一座无名碑。但钟宜龙觉得这样还不够,他要替战士们找回名字!就这样,钟宜龙开始拿着登记表,走访本村和邻村幸存的老红军、五老人员,整理1928年到1934年参加革命的烈士名单,撰写相关历史史略。如今,当年和他一起立碑寻名的乡干部们,在世的仅剩他一人。尽管如此,年过九旬的钟宜龙仍坚定地要继续找下去。前几年,钟宜龙老人把祖屋腾出来,用他多年来收集的与红军相关的资料和物件,办起了一个小型的“红色家庭展”。有人慕名而来,他总是不厌其烦地给来访的人们讲述那段历史。钟宜龙说:“我的人生两个字:一个是红字,一个是心字。”

新闻推荐

雄安新区:起步区绿色交通出行比例将占90%

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雄安新区,未来的雄安新区起步区,将充分利用智能交通技术,构建以公共交通为骨干、步行和自行车交通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