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 今日国内> 正文

个性化公交可以拓展多种形式

安徽工人日报 2019-06-16 04:18 大字

根据北京市公交集团的统计,从2017年至今,该市公交集团已经调整线路342条次,其中新开60条次,调整215条次,撤销48条次,调整营业时间43条次。通过线网优化,地面公交线网覆盖增加199.7公里,重复线路长度被削减1283.1公里,方便了762个小区的居民出行。

事实上,在这座常住人口2100多万人的特大城市,路面公共交通体系是颇为复杂的。仅以该市公交集团的运营状况为例,在2018年,近2.3万辆公共电汽车在856条线路上奔跑着,线路总长度1.85万公里,日均客流量826.65万人次。而该市统计局的数字则显示,在2017年全年,全市2.56万辆公共电汽车,运送了33.55亿人次。

不过,对于许多乘客来说,即便公交线路网再密再细,想找到一条恰好连接工作地和居住地的线路也非易事,换乘自然难以避免。毕竟,公交线路设计和车辆分配是尽可能满足更多居民的出行需求,寻求的是最大公约数,而非满足个性化需求。

并且,随着城市建成区域扩大,公交体系逐渐改为“公交+地铁”模式,一些城市将原本在全市“织网”的各条线路,起点终点改为地铁站附近。在这样的情况下,公交电汽车在城市中心区域交通体系中的功能,则是尽可能将人群从居住区、工作区运送到最近的地铁站,承担短途运输职能,正因如此,很多城市裁撤的公交线路,多为过长线路或与城市轨道交通平行的。也就是说,乘坐一辆车不换乘,一路舒舒服服地坐着到目的地,在大部分出行条件下时难以实现的,当然,换乘所带来的时间和体力成本,自然也是不言而喻的。

城市公共交通体系的便捷化和舒适化,对于降低中心城区机动车使用强度的意义重大。其实,机动车出行人群,对于出行时间和舒适度的要求更高,对于交通经济成本的承受能力也较高,只有公共交通体系能够在满足大部分常规出行者需求的同时,也照顾到这一群体的出行需求,“有车族”选择绿色出行的积极性才会提高,公共交通在降低机动车使用强度上的作用才能得到更好发挥。

现在,有的大城市推出了定制公交服务,在早晚高峰往返于市郊的大型居住区和市中心的大型办公区、商业区之间,取得了一定效果。不过,现有的个性化定制公交,大多是满足特定小区的通勤人群,其模式还有继续完善和拓展的空间。

比如,一些城市在寒暑假期间,交通拥堵状况缓解明显,而到了开学季,校园周边道路就成了停车场,很多家长开车不是为了自己舒服,有时只是“怕孩子挤公交累”,那么,能否针对这一现象开通“学童定制公交”?有些企业地处远离交通枢纽的产业园区,员工上下班要倒多趟车,打车不便,能否鼓励企业开通通往市区交通站点的“职工通勤班车”?节假日,市民集中前往市郊休闲区域,与平时拥堵方向恰恰相反,出城高速上午拥堵,入城高速下午拥堵,这已是双休日常态,那么,能否开通相应的“假日休闲巴士”以方便市民?在一些大型居住区,公交线路往往在社区外经过,社区内老人买菜购物,就一公里远,走路嫌远公交不到只能开车,能否开通社区微循环的“买菜购物班车”?这样的个性化公交,不仅满足了居民实际需求,还能有效降低机动车使用强度,缓解拥堵节约能源。

当然,发展不同模式的个性化公交,也需要考虑到现实条件,不论是司机配备、线路运营还是停放场地,都需要相应的配套资源。在这样的情况下,不妨鼓励与个性化公交需求人群有关的经济和社会组织参与其中,以扩大资源供给。

新闻推荐

遇难女驴友是穿越爱好者 出事现场片石密布 营救队伍昨宿牛棚子,预计今日中午抵达邓生沟出口

营救队伍昨宿牛棚子,预计今日中午抵达邓生沟出口女驴友遇难第一现场。遇难女驴友。14日,4名驴友自行下山,出现在山脚下。...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