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 今日国内> 正文

大家赵树理

合肥晚报 2019-06-16 01:06 大字

走出武宿机场打车去太原市区,司机问我去哪,我说去南华门赵树理故居。司机回头看我一眼,问赵树理是谁啊?司机年龄不大,顶多三十出头。我说也难怪你不知道,我现在告诉你,在我们中国文学史册上,赵树理是位赫赫有名的作家。你知道《小二黑结婚》、《三里湾》、《李有才板话》吗?司机摇摇头。我叹了口气说,作为山西人、太原人,你应该知道赵树理啊,他是你们山西人的骄傲啊。司机倒也挺好,请我给他说说赵树理其人其事。于是,一路上,我将我所知道的赵树理向他慢慢道来。

车到南华门停了下来。下车时,我对司机说赵树理故居就在这条街15号。

很快就找到了赵树理故居。走过院门,里面系一面围墙的三合院建筑,坐北向南,青堂瓦舍,砖木建筑,占地面积约300平方米。北侧的围墙下是赵树理的塑像,两侧影壁上刻写着郭沫若、周扬评价赵树理的文字。

东屋是赵树理生平事迹展览。赵树理出生于山西省沁水县的一个农民家庭,1925年夏考入山西省立长治第四师范,开始写新诗和小说。1930年来到太原后,先为人抄字、糊信封、替老师看作文;后到饭店当厨工,抽空写些文章。193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投身革命。赵树理是小说家,也是戏剧家,还懂得曲艺。他常常讲起家乡的民歌、小曲,高兴了就唱上几口,他说这些农民的创作最好听。1949年,赵树理来到北京,成为大众文艺创作研究会的执行委员,不久被调往文化部戏剧改进局曲艺处当处长。之后又调到北京市文联,被选为文联副主席,后又到中宣部当文艺干事,接着到中国作协工作。1965年初,赵树理合家离开北京,回到山西,住进此院,直至1970年去世,他在这里度过了一生中最后的时光,终年64岁。

西屋是赵树理的书房,摆设简单又自然。赵树理半身塑像下面,摆放着精装的赵树理全集5卷本,旁边陈列着我们都熟悉的《小二黑结婚》、《李有才板话》、《灵泉洞》、《下乡集》、《李家庄的变迁》、《三里湾》等作品。引人注目的是那张老式写字台,桌面木质优良,两侧是带抽屉的柜子,古旧却很结实。据说它曾是美国驻中国大使馆的办公用品,1949年美国使馆撤离时,委托北京东单三洋商行拍卖,赵树理便以旧币三百万元(相当于现在的300元)购得。赵树理坐的那把木椅,油漆斑斑驳驳,椅面都磨出亮光了。有书柜的这面墙边,挂有赵树理上街买菜用的柳编挎筐;那边挂着赵树理下乡背着的书包和那顶前进帽,都早就呈现出褐色了。

南房则是赵树理家的厨房和会客厅,宽敞而又明亮。赵树理的农民朋友很多,不管谁来,他都要请吃一顿便饭。

看实物、看图片、听介绍,我被赵树理的人品和文品所感动。这不仅因为他是“山药蛋”派文学群体的拓荒者、代表人物,更因为他的《三里湾》、《李有才板话》、《小二黑结婚》等名著,因其作品具有新鲜朴素的民族形式,生动活泼的群众语言,清新浓郁的乡土气息,使小说表现出一种“本色美”,在广大读者心中烙下了极深的印记,被誉为成功地借鉴民间文艺里“讲故事”的手法,以故事套故事,巧设环扣,引人入胜,使情节既一气贯通,又起伏多变,成为新中国文学史上最重要、最有影响的文学流派之一。赵树理也被称为是一位真正的“人民作家”。

站在小院里,再一次面对赵树理塑像,想起毛泽东当年向文艺界推荐赵树理说的话:“太行山出了一个了不起的青年作家!”是的,赵树理的确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位有重大影响的作家。他独创的大众化风格,开了一代新风。他的这一生,亲近老百姓,写老百姓,讲老百姓的故事。在他的心里,人民,就是天下;天下,就是人民。赵树理认准了这条创作之路,开创了“山药蛋”派,一步一步,扎扎实实。我们说,作家可以很自我、很小众、很穿越、很超脱,但必须树立社会责任感,创作积极向上、具有精神营养和传递正能量的作品。人民与生活是文艺创作的源头活水。赵树理就是一位深入群众、扎根基层的作家典范。我们的时代呼唤新一代“赵树理式”的作家,能像赵树理那样写出真正深入农民生活、挖掘农民内心世界、反映农民诉求的优秀文学作品。

离开时,我深深地向赵树理塑像三鞠躬。

□王唯唯

新闻推荐

两艘油轮在阿曼海遭到袭击 无人员死亡,美国指认伊朗是黑手,伊朗否认并认定这一事件“蹊跷”

两艘分别属于挪威和日本海运公司的油轮13日在霍尔木兹海峡入口附近的阿曼湾海域接连遭到袭击,其中一艘爆炸后起火,没有人员...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