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大范例”!中国空间站向世界开放 17个国家的9个项目成为中国空间站科学实验首批入选项目
2018年11月6日,在广东珠海举办的第十二届中国国际航空航天博览会上,中国空间站“天和”号核心舱揭开神秘面纱,公开亮相。据介绍,中国空间站将在2022年前后完成建造。新华社发
项目涵盖多领域
首批入选项目来自17个国家的23个机构,涵盖空间天文、空间生命科学、生物技术、航天医学、空间物理、应用新技术等诸多前沿科学领域
开放还将继续
中国空间站还将继续开放。下一步,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将在支持入选团队实施项目的同时,与联合国外层空间事务办公室紧密合作,进一步完善并发布第二轮合作机会公告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和联合国外层空间事务办公室12日在维也纳联合宣布,17个国家的9个项目成为中国空间站科学实验首批入选项目。国际社会专家对此纷纷点赞,联合国外层空间事务办公室主任西莫内塔·迪皮波说,中国开放空间站是一个“伟大范例”。
这是一个“伟大范例”
迪皮波在12日的发布会上说,中国与联合国外层空间事务办公室合作,为联合国所有会员国提供使用中国空间站的机会,是联合国“全球共享太空”倡议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伟大范例”。
中国空间站将在2022年前后完成建造。去年5月,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和联合国外层空间事务办公室联合发布合作机会公告,邀请世界各国利用未来的中国空间站开展舱内外搭载实验等合作。双方还共同成立项目评估选拔委员会及国际评审专家组,制订选拔工作计划和标准,主要围绕项目科学意义与工程可实现性进行评估。委员会经过两轮审议,最终确定了第一批9个项目。
12日宣布的这些项目来自17个国家的23个机构,涵盖空间天文、空间生命科学、生物技术、航天医学、空间物理、应用新技术等诸多前沿科学领域。
“这史无前例,令人激动,将给很多没有机会进入太空的国家提供机会。”英国皇家天文学会前会长、莱斯特大学空间与地球观测研究所所长马丁·巴斯托在接受记者书面采访时如此评论。
比国际空间站更国际
巴斯托说,现在的国际空间站上虽然也有来自很多国家的实验项目,但这些实验机会通常只限于其合作伙伴,“国际空间站的国际化程度虽然很高,但存在局限”。
他认为,中国为联合国所有会员国提供使用中国空间站的机会,在促进太空探索与合作方面释放了非常积极的信号。他特别提到太空合作可以提供一种“软”外交影响力,自冷战以来帮助改善了一些国家之间的关系。
中国空间站还将继续开放。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主任郝淳介绍,下一步,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将在支持入选团队实施项目的同时,与联合国外层空间事务办公室紧密合作,进一步完善并发布第二轮合作机会公告。
中国常驻维也纳联合国和其他国际组织代表、特命全权大使王群说,中国空间站国际合作生动诠释了多边主义,充分体现了开放包容,并始终致力于可持续发展,是推动构建外空命运共同体的鲜活写照。
有益于全人类
美国资深太空记者、新书《月球热:新太空竞赛》的作者莱昂纳德·戴维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我为中国在太空中建设新立足点的努力鼓掌欢呼,在中国空间站可以开展多种有益于全人类的科学实验。”
他说,在外太空居住和生活极具挑战性,中国在航天方面的能力日益增强,有助于提高人类在近地轨道上活动的安全性,还有助于对月球、火星甚至更遥远太空的探索。
英国萨里大学工程和物理科学学院副院长、萨里空间(卫星)中心STAR实验室负责人高扬教授说:“身为太空科技工作者,我认为国际太空学界将会欢迎在空间站这类复杂项目上开展对话与合作,并将从中受益。”
■评论
中外携手点亮
外空中最闪耀的“星”
来自17个国家的9个项目成为中国空间站科学实验首批入选项目。中国携手世界和平探索浩瀚星空的征程迈出新的一步。
千百年来,人类探索宇宙的脚步从未停歇。和平探索利用外空是全人类的共同事业,符合联合国的一贯主张。去年,中国正式向国际社会发出邀请,希望国际伙伴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参与自己的空间站。这是人类航天史上首次向所有联合国会员国开放此类项目,展现了中国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将中国空间站打造成全人类在外空共同家园的心愿。
从此次公布的结果看,9个入选项目涉及不同科研领域,来源广泛多元,有的来自政府,有的来自学术或私营实体,尤其是不仅有瑞士、德国、法国等发达国家的项目,也有肯尼亚、印度、秘鲁等发展中国家的项目,生动诠释了多边主义,展现了中国在和平探索利用外空之路上开放包容、不掺杂自身私利、不搞封闭排他小圈子、不忘关注发展中国家的胸怀,以及中国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诚意。
中国开放空间站的举措受到国际社会广泛好评。联合国外层空间事务办公室主任西莫内塔·迪皮波称赞道,中国为联合国所有会员国提供使用中国空间站的机会,有力促进了载人航天国际合作,使更多国家有机会参与载人航天技术研究,是一个“伟大范例”。英国莱斯特大学空间与地球观测研究所所长马丁·巴斯托说,中国的开放举措“史无前例,令人激动”,在促进太空探索与合作方面释放了非常积极的信号。
首批9个项目只是开始,中方将与联合国以及全球各方继续紧密合作,未来将会有更多来自世界各国的空间科学实验项目在中国空间站安家落户。可以预期的是,中国载人航天将以更加开放的姿态,在设备研制、空间应用、航天员培养、联合飞行和航天医学等多个方面,积极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与世界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分享中国载人航天发展成果。
中国空间站将在2022年前后完成建造。届时,人们仰望星空,将会看到外空中多了一颗由中国和世界共同点亮的熠熠生辉的“星”。它将为人类科技进步带来助力,也将谱写中国与世界同呼吸、共命运的新篇,它所传递的合作、开放、包容的讯息跨越肤色、种族、国界,将为世界带来更多亮色。 据新华社
新闻推荐
以文理医等学科见长的复旦大学今年本科招生首设“工科试验班”,包括智能科学与技术、微电子科学与工程两个新专业,探索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