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书画中的端午节
□朱万章
菖蒲香,艾草碧,又到了一年一度的端午节。
“端午”二字最早出自于晋代的《风土记》中,但端午的习俗却早已有之,譬如龙舟竞渡祭祀之俗,早已存在。有些习俗,随着时序更替传承下来,但你会好奇,古人是怎么过端午节的吗?
那么就让我们“穿越”回古人的世界,看看他们是怎么过端午的。
王时敏(1592—1680)在《午瑞图》中,便描绘苍术、蒿草、艾叶等诸多端午瑞物,均为折枝花卉,且用水墨写意。虽然作者并未题写画名或赋诗,但其题款中“辛丑端阳戏笔”已恰如其分地画龙点睛,指出乃应节之物。
在恽怀英的《天中景映图扇面》中,所写的花草大致也不出苍术、艾叶和其他应节花果等范畴,但继承并发扬光大的没骨花卉之法,使其画面生动活泼,栩栩如生。因端午节又被称为天中节,故作者自题“天中景映图”,以达其切中肯綮之效。
边寿民(1684—1752)的《端午即景图》是将艾叶、菖蒲等置于瓶罐中,瓶耳则系着一只蟾蜍。早在《帝京景物略》中,便有端午捉蟾蜍之习的记载,所以在此画中,端午杂卉与蟾蜍并列一图,便是极为应景的了。有趣的是,边寿民还自题诗曰:“最好苇间五月天,苍苍蒲柳碧波前。兴来写幅端阳景,质与当垆作酒钱”,其趣味性已然甚于应景之需。
以描绘端午风物为主题的花卉画大多出现在清代画坛,以西法入画的郎世宁(1688—1766)的《午瑞图》描绘花瓶中的蒲草叶、石榴花、蜀葵花与瓶外的李子、樱桃、粽子相映成趣,颇似西洋画中的静物。
而晚清民国时期以描写生活中趣味横生的各类风物著称的齐白石(1864—1957)也有将粽子、咸鸭蛋入画的记录,使端午题材的绘画由曲高和寡的文人清趣过渡到雅俗共赏的平民化倾向。无论怎样变革,画中端午花卉的功能性往往要远胜于艺术性。此类题材,与春节前后流行的“清供图”有异曲同工之妙。
毫无疑问,为端午所绘的最直接题材莫过于龙舟图。早在宋代,便有无名氏的《金明争标图》和《龙舟图》,而元代画家吴廷晖的《龙舟夺标》和王振鹏的《龙舟图》是有据可查的最早有署名的龙舟绘画。他们所绘龙舟竞赛,场面宏大,气势雄伟,在元代山水画中别开生面。
在元、明两代,划龙舟的题材在画中并不盛行,偶有所见,则多为南方画家所为。主要原因在于龙舟竞渡,一则需要河道,一则为风俗所至。而北方河道稀少,舟行不便。同时,端午纪念屈原之俗也远远弱于南国,以故划龙舟之风,鲜有所见。而在长江流域以南,尤其是江浙、岭南地区,龙舟竞赛之俗,成为一年一度之盛事。所以清代以降,龙舟竞渡之习,在南画中极为常见,在河道密集的南粤地区,尤为兴盛。清代中期以还,在苏六朋、罗岸先、居巢、居廉诸家绘画中就不时可见,成为一道奇特的人文景观。
居巢(1811—1865)的《赛龙舟扇面》虽为咫尺之属,但小中见大,清晰地再现当时广东地区龙舟竞赛情形:河道中两艘龙舟从相反方向划进,终点在两船中间。船头有人挥舞小旗,擂鼓助威;另有四艘小船则在两侧停靠,且均为带篷小舟,上有三两人,或驻足张望,或为裁判资用,而岸上围观人群排成一列,有顶戴花翎者,也有扶老携幼者,各色人群,不一而足。此画作于清咸丰七年(1857年),是作者为其好友、广东东莞籍官员兼文人张嘉谟(1830—1887)所作。从其画面及人物衣着看,或为张嘉谟观摩龙舟竞赛,而居巢据此写实。
清 居巢 赛龙舟扇面 广州艺术博物院藏
清 边寿民 端午即景图 77×54cm 沈阳故宫博物院
清 郎世宁 午瑞图轴 84×140cm
清 方士庶 端午即景图轴 79×26cm 沈阳故宫博物馆
新闻推荐
拉萨藏文化体验活动吸引游客拉萨八廓街“第七意识”藏服体验馆内,来自云南香格里拉的洛桑卓玛在给男朋友挑选藏装。这是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