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 今日国内> 正文

在这场文化盛宴中,大批手艺人用他们的专注与创意,为“旧时尚”注入“新元素” 在文博会品读匠心

安徽工人日报 2019-06-10 03:43 大字

近日,为期5天的第十五届中国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在深圳落幕。流连在文博会这场“文化盛宴”中,不少观众品读到了来自全国各地的“匠心”之作,有“以针代笔,以线晕色”的江西新余夏布绣,有来自广东中山瞬息万变的沙画即兴表演;还有手搓香“工匠”现场展示这一非遗手艺的文化与魅力……大批手艺人用他们的专注与创意,为“旧时尚”注入“新元素”,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活起来”“传下去”。

在文化产业综合馆中山展区,中山市工艺美术协会沙画委员会副会长袁海翔正在现场做画。

棕黄色细沙从袁海翔手中流淌而过,洒落至沙盘时,已是一座山峦,数棵林木,一轮圆日;而后只见他手掌滑过沙盘,手指细细勾勒数笔,一幅《林间日落图》瞬间变成一个青年眺望远方……

沙画,即用沙子做画,因其表演形式变化万千,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在袁海翔眼中,沙画是一门艺术,具有动态美,做画时与音乐相结合,当乐曲起伏激昂时,做画者动作幅度大;反之,则动作轻柔和缓。沙画也有颜色,有沙子之处为暗色,留白处为白色,沙子多的地方则为黑色,反之为灰色。

袁海翔一边演示,一边讲解。只见他将手中沙子轻轻泼出,形成一片,犹如水墨画中的“泼墨”。

“画好沙画,手法很讲究,创意也很重要。沙画转场,即从一个画面切换至另一个画面,只需数秒,巧妙在于寻找物像的共性。”袁海翔笑称,“沙画可让沧海变桑田在瞬间完成。”他举例,太阳可以变成星球,也可以形成钟表、灯泡,继而成为一根蜡烛,它们之间的共同点是均为圆形;海洋只需手掌一推,将波纹扫掉,瞬间变成沙漠;沙子一泼,沙漠又形成平原……

吴婉菁身着一袭素色旗袍,端坐在绣架前,绣着一幅山水画,画面清旷淡雅。她右手拿着针在绣架上面,左手在绣架下,针线在双手间穿插自如。

吴婉菁是江西新余夏布绣艺术研究所副所长。夏布绣能够在文博会上展出,她感到非常欣慰,并亲自展示这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刺绣过程。

“夏布绣是以中国夏布为绣地,以材质命名的绣种。其特征是在刺绣过程中通过线条排列的粗细疏密及虚与实的交替互动来表现物理形态,纵横交错的线条在构成物理形态时有层次感和立体感,使画面具有虚实、深浅、明暗的变化。”吴婉菁告诉《工人日报》记者,刺绣要先选稿,然后勾稿、配线,准备好工具后再把布绷在绣架上。随后则以针代笔,以线晕色,在布上“做画”,通过线条粗细表现颜色深浅,线条细颜色浅,线条粗颜色深。

张小红——夏布绣代表性传承人,被评为全国技术能手,是吴婉菁的老师,也是她婆婆。在传承传统刺绣工艺基础上,张小红将有着千年历史的民间“麻布刺绣”升华为如今的夏布艺术刺绣,用手中一针一线,培育了一个特色鲜明的绣种,使这一民间刺绣成为艺术刺绣,做成可供观赏、装饰的工艺品。

在婆婆鼓励下,吴婉菁将年轻人的活力注入这门艺术中,她在题材上进行创新,选择年轻化、极简风题材,与时代气息融合。“如今,夏布绣作品以新面貌回归到生活中,家具、扇子、文具、文房类物品、手提包等都可成为夏布绣呈现的载体。

一根竹签、一坨香泥、一个面板、一把搓板……广东东莞“莞逸香”展区,梁银香现场制作手搓香吸引了不少采购商、市民驻足观看。33岁的梁银香端坐在搓板前,左手执香,右手拿搓板,她将竹签放平在搓板上,均匀裹上香团,反复前后搓五六下,再裹一层干粉末,一支香就完成了。

“先搓好香泥,一斤香粉配800毫升水,摸上去不粘手刚好,粘手则水放多了,干后香会变小;若水放少了,搓起来很吃力,香泥粘不住竹签。”讲解时,梁银香捏了一把眼前的香泥给记者看。她还补充道,搓香时力度把握很重要,要用阴力,不能用蛮力。力度拿捏不好,就容易造成粗细不均。另外,同样的香料做出来比别人的更香,关键也在于力度。

2013年,新会小冈香制作技艺入选广东省第五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如今,手搓香这门技艺已不仅仅是谋生的工具,而成为了一种文化的载体。记者了解到,为将这一省级“非遗”技艺传承下去,小冈香业联合会每年都要组织一些大型擂台赛等活动,吸引更多的孩子和年轻人体验、加入传承的队伍。

新闻推荐

有人带孩子进主题乐园,有人赛龙舟、包粽子 端午假期亲子游民俗游火热

本报北京6月9日电(记者杨召奎)受益于多地天气晴好,今年端午小长假居民出游意愿高涨。同程旅游、驴妈妈旅游、马蜂窝等多家在...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