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 今日国内> 正文

随口说出的俗语藏着古老的奥义

成都商报 2019-06-08 06:46 大字

汉语文化博大精深,并随着社会生活持续发展、变化,许多字词从数千年前一路流传到今天,最初的起源早已被大多数人忘记,以讹传讹或将错就错的用法,不胜枚举。

我印象最深的一次解惑,就是关于那句著名的“量小非君子,无毒不丈夫”。很久之前就觉得奇怪:既然是想表达宽容大量,为什么话锋一转又跟狠毒挂钩呢?

最后终于发现,不是“毒”,而是大度的“度”啊!量小非君子,无度不丈夫,这才说得通啊对得上嘛。恍然大悟之余忍不住暗骂:哪个坏心眼的家伙最先乱讲的?!

从此,对于这些我们浸润其中的日常用语留了一份心,想要搞清楚它们的真实本意。于是,在看到这本《100个汉语词汇中的古代风俗史》之后,如获至宝一口气读完,果然大大地“涨了姿势”。

比如,“阴沟里翻船”“愁眉苦脸”这两个俗语、成语,前者其实源于古代沟渠名称的演化,后者则来自古代女子的妆容,与情绪无关。就连我们以为很现代时尚的“漫画”,居然也是古人对一种水鸟的命名,你知道吗?

文/珂络衣

先民的问候 关心蛇与虫

上古时期,先民们都还住在山洞里或森林水边的时候,中原一带的气候远比如今炎热潮湿,所以蛇非常多,也非常容易接近人类的聚居区。

在《说文解字》中,对“它”字有专门的说明:“它,虫也。从虫而长,象冤曲垂尾形。上古草居患它,故相问无它乎。”

“它”就是“蛇”的本字,从其甲骨文字形可以看得非常清楚,很像一条蛇。古人可能被蛇咬得很是心慌。所以当时的人们见面时,首先就是关心对方:“无它乎?”——“老兄,你家里昨晚没有进蛇吧?”或者“你还好吗,最近没被蛇咬过吧?”。后来,“它”才渐渐从对蛇的专属称谓引申为第三人称代词,人们也就不再知道这个称呼的本源了。

在“无它乎”之后,还有一个通行的问候语:别来无恙。这句话直到现代,人们也常会在写信的时候当作书面语来用,但这句话的起源,跟蛇一样,不是好事——上古时期,“恙”也是一种常见的疾患。《易传》有云:“上古之世,草居露宿。多被此毒。恙,噬人虫也,善入人腹,食人心,人每患苦之,故俗相劳问者云无恙,非为病也。”

按照这种说法,“恙”是一种在草丛中聚居的虫子,这种虫子的特点是“善食人心”,这个说法简直太可怕了。根据后人的考据研究,从医学上来说,“恙”应该就是恙虫,又称恙螨,可引起恙螨皮炎。恙虫病就是感染后的恙螨幼虫叮咬人体所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临床特征为持续高热、起皮疹、皮肤受刺叮处有焦痂和溃疡、局部或全身浅表淋巴结肿大,等等。

恙螨寄生的地方通常是杂草丛生的野外,上古时期卫生条件差,人们露宿荒野,因此常常会患上恙虫病。恙虫病既然是一种急性传染病,人们见面的时候,可能也怕传染给自己,就先互相问一句:“别来无恙?”——“你身上没有恙虫吧?(如果有可得说实话,千万别传染给我啊。)”

看来上古时期,食物的匮乏并不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第一位的担忧,最切近的威胁是毒蛇和害虫。

别不高兴了 画个愁眉吧!

来,说个有“愁眉”的成语!

愁眉不展、愁眉苦脸……都很常见的嘛,容易。

所以,如果我告诉你,“愁眉”的本意,跟发愁一点儿关系没有,你惊讶吗?

确实没有,愁眉是古代女子的一种妆容,就是细细的、弯曲的眉形,在东汉时期曾经很流行。可是为什么要用“愁”来形容呢?

这与秋天有关。在五行的体系中,西方是秋天的位置,秋有万物肃杀之意,于是有“秋之为言愁”的说法(见《礼记·乡饮酒义》),且“愁”通“揫”(jiu,一声,聚敛之意),西汉著名学者扬雄(他是成都人)在《方言》一书中写道:“敛物而细谓之揫”。收敛、细小的事物,可以用“揫”来形容。

于是,愁眉就是揫眉,女子将眉毛修得细细的,眉形曲折,就是很柔美的愁眉妆,与发愁没有关系。著名诗人白居易写过“风流夸堕髻,时世斗愁眉”的句子,堕髻就是堕马髻,也是一种当时流行的发型,愁眉就是美丽的细细弯眉。

阴沟那么窄 怎么翻船呢?

这个关于“阴沟翻船”的解释,也是揭开了我心底深藏已久的一大迷惑。我所了解的阴沟,就是地面下的小水沟嘛,哪里能走船呢?哪条迷你小船想不通了,非要去阴沟里划呢?

这本书告诉我,其实在古代,“阴沟”是可以行船的,只不过人家不叫阴沟,叫“杨沟”,也叫“羊沟”。晋代学者崔豹所著的《古今注》里写道:“长安御沟,谓之杨沟,谓植高杨于其上也。一曰羊沟,谓羊喜抵触垣墙,故为沟隔之,故曰羊沟也。”

这真是太有意思了,瞬间开朗的感觉——叫杨沟,是因为沟渠两侧种满了高高的白杨树;也叫羊沟,因为死心眼儿的羊子爱撞墙,就在高墙下挖条水沟来阻拦这些莽撞的家畜。

无论是哪种说法,这些沟渠首先是开凿在地面,另外也足够宽阔,水流静缓,走条小船合合适适,安安稳稳,一丝风浪不会有,这要是再“羊沟翻船”,可真是没道理。

也不知怎么的,羊沟变成了阳沟,最后成了阴沟……

所谓寻短见 跟见识无关

民间说到谁谁想不开了,要自杀,常会用到一个俗语,就是说那人“寻短见”。这个很常用的指代方式,听起来像是说这人对生活的看法太过短浅,轻言放弃。其实呢,与见识一毛钱关系都没有。

这里面蕴藏的,是古代复杂的墓葬文化。

那个“见”字,其实是指覆盖在棺木上的大幅布幔,而且它所指代的意思,是其字面的反义——被帷幕盖住的棺椁“不见”了。

那么“短见”呢?就是比较短的“见”了——谁会用到比较短的“见”呢?古人有“凶”“短”“折”三个字,分别指七八岁的孩子、还未到弱冠之年的少年(不到20岁),以及未婚的年轻人的去世。

所以,“短见”就是指尚未成年的人去世。再加个“寻”字,便是说这个想不开的人,自己去寻找名为“短见”的棺饰,类似夭折一般。人生在世不容易,遇事千万别想不开啊。

漫画不是画 是一种水鸟

现代的“漫画”这个词到底是谁先用的,说法不一。但这个词在中国出现,最早可以追溯到宋代——唐宋年间是中日文化交流最为频繁活跃的一个时期。日本派遣各类人员出使中国,全方位学习中国的文化,并搜集大量中国典籍带回日本。

18世纪的日本文人铃木焕乡于1771年(相当于清代乾隆年间)出版了木刻本随笔集《漫画随笔》,该书的《捞海一得自叙》中说:“瀛、莫有鸟名漫画,终日奔走水上,捞捕小鱼而食之,犹不能饱……”

瀛和莫,就是宋代的瀛州和莫州,都位于今日的河北境内。这种名叫“漫画”的水鸟,就是琵鹭,它之所以得名,因为人们总看到这种鸟在浅水里闲庭信步地走着,不时用嘴漫无目的地在水里划来划去,像是在水面上画画一样,于是就称其为“漫画”。多么生动,又多么风雅。

这个词传入日本后,被发扬光大,也改了意境:19世纪上半叶江户时代,著名浮世绘画家葛饰北斋将自己的作品用“漫画”一词作为画种名称。后来,葛饰北斋的《北斋漫画》集亦流传到中国,加上日本的漫画产业之发达,我也一度以为这是个舶来词呢。

请不要再说什么“量小非君子,无毒不丈夫”了——“量小非君子,无度不丈夫”才是正确的说法啊!

新闻推荐

联合惩戒“医闹” 更须重塑医患关系

■张西流6月5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官方微信发布通知称,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卫生健康委等28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对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