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 今日国内> 正文

不修边幅王安石

济南时报 2019-06-07 14:12 大字

□新时报记者 徐敏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的这些诗句朗朗上口,在后世广为流传。他诗文俱佳,不仅是唐宋八大家之一,更是在北宋政坛上叱咤风云的政治人物。就是这样一名在文坛和政坛皆有重要地位的人物,个人生活却是不修边幅、一团糟乱。不过透过王安石率性简朴的个人衣着、饮食等生活习惯,可以了解一个形象更为丰满的王安石。

宋朝是一个社会风气十分开放的年代。即便是在这样开放的环境中,王安石也因对个人形象、衣着修饰方面格外随意而十分出名。宋人时评:“王荆公性简率,不事修饰奉养,衣服污垢,饮食粗恶。一无有择,自少时则然。”就是说王安石生性简朴率真,不讲究吃饭、穿戴,衣服满是污垢,饮食粗糙难咽,都不计较,从小就是这样。苏洵对王安石的评价更是生动形象,说他是“衣大臣俘虏之衣”,“食犬彘之食,囚首丧面,而谈诗书”。说他穿奴仆的衣服,吃猪狗的食物,头发蓬乱得像囚犯,表情哭丧着像是家里有人去世,却在那里大谈《诗》《书》。

据史料记载,王安石本身就脸色黧黑,再加上成年不梳洗沐浴,不知底细的人还以为他有皮肤病。“王荆公不善缘饰,经岁不沐浴,衣服虽弊,亦不浣濯。”王安石经常一年到头不洗一次澡,衣服脏得有味道了也不知道换洗。或许史料说他一年不洗一次澡有夸张的成分,但是王安石个人卫生方面搞得十分差劲却是事实,不修边幅到身边的朋友都看不下去了。王安石在学府任职的时候,朋友魏完有一次和他在寺院里沐浴,暗地给他准备了一套新衣服,并吩咐从人让他在沐浴完之后穿上新衣,但是并不告知他。谁料,沐浴更衣后的王安石竟然没有觉察到更换了新衣,还以为是原来的旧衣服。隔了一段时间,朋友们再次邀他到寺中沐浴,他却不再去了,觉得浪费时间。

王安石的个人卫生之差,甚至连皇帝都看不下去了。因为极少洗澡换衣,以至于身上都长了虱子,不过王安石自己也没有觉得有多大的不适。有次王安石面见宋神宗,虱子爬到了他又长又乱的胡须上,宋神宗看到之后忍不住笑出了声。王安石却不知道皇帝因何发笑,退朝后同僚王珪告诉他他才明白过来。王安石打算让仆人把虱子抓走,王珪却说:“未可轻去,辄献一言,以颂虱之功。”虱子能有啥功劳呢?王安石忙问道,王珪说:“屡游相须,曾经御览。”这可是游走在宰相的胡须之间的皇帝“御览”过的虱子啊。两人相视开怀大笑。

关于王安石的饮食,还有一个有趣的“食獐肉”的故事。王安石当宰相以后,在一些想讨好他的小官员之间传言他喜欢吃獐的胸脯肉。王安石的夫人听说后反而很疑惑:“大人平时不曾在饮食上有所挑食,怎么会单单有这个嗜好呢?”于是询问下人王安石吃饭时獐肉放在哪个位置,下人回答说:“在最靠近大人筷子的地方。”夫人吩咐:“明天你换别的菜放在这个地方试试看。”果然王安石把放在那个位置的菜都吃光了,而獐脯肉却丝毫未动。这时人们才知道王安石只吃离他最近的食物,其实根本没有喜欢食用獐脯肉这一嗜好。

虽然在生活中完全不修边幅,是个不折不扣的“邋遢男”,然而王安石在做官、作诗和为人方面却十分认真和讲究。入朝为相后,王安石认为以诗赋取士影响官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于是对科举、学校的教育制度进行了改革,并亲自撰写了《三经新义》,为学校改革提供新教材。《泊船瓜洲》的“春风又绿江南岸”一句,王安石精益求精,反复填写苦吟了十几个字,才最终选定了“绿”字。当苏东坡因“乌台诗案”面临生命威胁时,已经罢相的王安石不顾个人安危,挺身而出上书皇帝,营救自己多年的政敌。

自古文人不拘小节,王安石这些不良生活作风,其实只是因为他不屑于生活中的细枝末节。他把别人用在衣着和饮食上的时间都用在了国家大事上,所以在为人上,王安石是个“干净人”。

新闻推荐

【社会观察】为国选材是高考的历史使命

杨仑通过考试拔擢人才,几乎贯穿着我国古代文明史。科举制度更是将这一理念灌输进每个人脑海当中,也形成了我国古代独有的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