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民众走近、理解、热爱科学
一项创新性科技,从它产生到得到广泛应用,通常会经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公众接触一个全新领域的时候,觉得这个东西“不靠谱”;第二个阶段,大家对于它的科学性不怀疑了,但觉得这个技术走向应用却“不成熟”;第三个阶段,这项新技术得到广泛、成熟应用后,人们又可能习以为常,觉得这不是什么“新东西”了。到此才完成了一项创新性技术发展的全过程。比如我觉得量子信息技术正处于第二阶段到第三阶段的转换过程当中。正因为这样,科技工作者需要进行大量的科普工作,推动营造一个鼓励创新的氛围。从我做过的一些科普活动来看,效果还是不错的,大众都表现出了对量子科技的浓厚兴趣。
那什么是科普呢?它是指以深入浅出、通俗易懂的方式,向大众介绍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知识的一种活动。其主要功能是通过提高公众的科学素质,使公众通过了解基本的科学知识,具有运用科学态度和方法判断及处理各种事务的能力,从而具备求真唯实的科学世界观。如果说科技创新相当于建设科技强国的“尖兵”和“突击队”,科普的作用就相当于夯实全民的科学基础。目前,我国的科普工作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参与,但是还远远不能满足大众对科学知识获取的需求。
我校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研究中心张国庆教授撰写的这套《有趣的分子科学》原创科普绘本,针对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场景,深入浅出地为大家讲述这些场景中可能“看不见、摸不着”却存在于我们客观世界中的分子,目的是让大家能够从一个更微观、更科学、更贴近自然的角度来理解我们可能已经熟知的事情或者物体。这也是我们所有科研人员的愿景:希望民众能够走近科学、理解科学、热爱科学。
今天,我们共同欣赏这套兼具科学性与艺术性的《有趣的分子科学》原创科普绘本。希望读者能从中汲取知识,应用于学习和生活。
(本文系《有趣的分子科学》丛书序一,作者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常务副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李景通讯员纪廉)端午节前夕,为进一步巩固拓展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成果,驰而不息纠正“四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