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扫黑,是一种形式主义
5月28日,网上流传一张无锡一幼儿园进行扫黑除恶情况摸排的图片。在这份摸排表中,出现一行手写文字:“通过对本班35名幼儿进行排查,未发现有幼儿涉黑涉恶情况。”表格上还有班主任的签名。
这张图片让许多网友惊呆了:难道幼儿园小朋友也会存在涉黑涉恶情况?还有些网友质疑图片的真实性。但是,据报道,无锡市教育局教育科一工作人员证实,这次摸排行动属实。无锡市委宣传部回应称,情况属实,但属于信息传递中出现了错误,(线索摸排)旨在杜绝校园欺凌现象,区教育局已要求校方整改并吸取教训。
从相关报道可以看到,当地正在进行扫黑除恶专项整治活动,而在这过程中,有关单位对专项活动的精神领会不到位,以至于贯彻落实出现偏差。也就是说,当地本来可能是要摸排各学校是否存在校园欺凌现象,结果有些老师把小朋友当成了扫黑除恶对象。这真是一个大乌龙,一个让人笑不出来的黑色幽默。由此可见,贯彻落实专项活动的部分人员根本不过脑、不走心,以形式主义搪塞了事,以至于闹出这么荒唐的事情来。
但是,这其中的问题和责任,难道只在于学校和老师吗?恐怕不是。不妨想想,在开展专项活动前,如果有关部门和单位宣传到位,而不只是停留于表面和口号,学校和老师难道会如此颠三倒四?问题还可能在于,有关部门和单位对扫黑除恶的理解本身存在偏差,从而造成误导。校园欺凌属不属于涉黑涉恶,原本就值得仔细甄别。
此外,这大概还和有些部门和单位急于求成、好大喜功有关。对于一些地方来说,不管有没有开展实质性行动,也不管有没有取得实际成效,先把气氛搞起来,把声势造出来,把成绩吹出来,才是更为重要的事情。
扫黑除恶不是一个 “筐”,岂能什么都往里装。实际上,这些问题已经引起中央有关部门的注意和重视。 5月中旬,中央政法委秘书长、全国扫黑办主任陈一新在山西省进行专题调研时表示,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当前要重视防止 “六种苗头性问题”,其中包括“随意定性、乱贴标签”“作风漂浮、工作不实”等问题。摘自《钱江晚报》
新闻推荐
5月7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全国生活饮用水水碘含量调查报告》。本次调查为首次全国大规模调查,覆盖了全国31个省(区、市)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