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香与粽香 河北承德 李连云
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我们乡下人称为五月节,与春节、清明节、中秋节并称为民间的四大传统节日。
很小的时候只知道五月节要吃粽子、挂葫芦,要拔艾蒿,后来我才慢慢的知道,五月节是我们乡下人对端午节的俗称。因为我们居住的地域和民族习俗不同,各地对五月节的称呼也有不同,不过比较一致的称呼就是端午节。
长大以后,逐渐从书本和其他渠道知道了一些与端午节有关的人和事,屈原、伍子胥、孝女曹娥,赛龙舟、放风筝、挂葫芦、挂香包、拴五彩线,吃粽子、拔艾蒿、采山茶等等。这些人和事,我印象最深的就是挂葫芦、挂香包、拴五彩线和吃粽子、拔艾蒿,因为这些我们几乎每年都要经历。
包粽子那是大人的事,与孩子没关系,大不了就是抽空摸几个枣解解馋而已,该干啥不该干啥孩子们是不关心的,只要有好吃的、有好玩的,那就足矣。
端午节前的大集可热闹了,大老远儿你就会看到,那花花绿绿的蜡纸葫芦,大的、小的,颜色精彩纷呈。买葫芦的人们络绎不绝,也不问价钱,喜欢了就买下来,你会感到端午节将至的浓烈气氛。要搁早些年,爷爷奶奶才舍不得买葫芦呢,那时候也没有卖的,都是自己叠,花几分钱去供销社买几张彩纸,红的粉的黄的绿的各种颜色。手巧的叠出来的葫芦美观漂亮,手艺差的就叠一个简单的。
我奶奶就是一个叠葫芦高手,每年叠的葫芦都不一样。这挂葫芦也是有许多讲究的,要用桃枝和柳条,在五月初一头一天晚上,挂在门口和窗檐下,说是为了避灾。第二天早上起来,你去街上走一走,家家户户的房檐和门口,都挂起了各种各样的葫芦,在晨风中摇曳着,构成一幅美丽的风景。
与挂葫芦同时进行的,还有缝荷包和拴五彩线。荷包是专门给我们女孩子的,一般都是奶奶或妈妈亲手缝制,拴上五彩线,挂在脖子上,就像现在的项链那样。我们聚在一起,都要拿出来显摆显摆,比比谁的漂亮。
五彩线,是大人孩子都要拴的。听老人们说,五彩线是辟邪的。初一这天早上,妈妈就把我们叫到一起,一个一个地给我们手腕和脚腕上都拴上五彩线。等到过了端午节,就把五彩线解下来,放在河里顺水飘走,象征着平安顺利。
端午节这天要早起,先去小河边用凉凉爽爽的河水洗脸。老人们说,这一天的河水是圣水,可以清心明目,不害眼病。当然,这只是说说而已,也不必当真,目的是让孩子们早起不赖床。
洗完脸之后,要去拔艾蒿。先掐几个艾蒿尖儿夹在耳朵上,再用艾蒿做个头圈戴在头上,说这样就可以避免蚊虫叮咬,管不管用不说,反正好玩。然后就是拔艾蒿,折柳枝,采车轱辘菜、扁竹芽、马风草、刺菜等。
现在简单多了,能拔几把艾蒿就不错了,那些零碎早就没多少人在意了。不过也有勤快人,拔许多艾蒿,说是留着有用处。因为这些都是药材,特别是艾蒿,那可是好东西。它具有去湿、消炎、消毒、止痛功效。如果哪里肿了,可以用艾蒿水来洗洗泡泡;有风湿病的,也可以用它来汽蒸,效果很不错。还有很多人用艾蒿的叶子做成枕头、护膝,据说对失眠、关节疼痛都有效果。
端午节拔艾蒿,必须要在太阳出来之前完成,否则就不管用了,所以要起大早。回来后,把艾蒿等按等份分别放在门口和窗台上。当太阳出来的时候,家家户户的院子里满是清香的艾蒿味道,那袅袅的炊烟裹挟着粽香,弥漫在小村周围,端午节就这样来到了我们的身边……
新闻推荐
崔琰是怎样的一个人?据《三国志·崔琰传》的记载,崔琰是一个相貌俊美、文武双全、智慧一流、道德高尚、威望极高几近完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