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 今日国内> 正文

砌筑项目彰显工匠精神“毫米之争”

四川经济日报 2019-05-30 07:38 大字

头戴密封耳塞、口罩,手戴保护性手套,时而用米尺对灰色砖块进行测量,时而用电锯仔细切割红色砖块……28日在重庆举办的“一带一路”国际技能大赛中,多名砌筑项目比赛的选手以专注的神情和精巧的手艺,吸引了不少前来参观的市民。

“这次比赛要求参赛选手在8个小时内,使用现场提供的砖块和砂浆等材料,按照规定流程完成一座中国长城烽火台的砌筑作品。然后我们将根据尺寸的精准度、水平垂直程度、外观等因素进行综合评定。”第45届世界技能大赛中国砌筑项目专家组组长雷定鸣表示,与普通的建筑砌筑不同,比赛现场砌筑的作品更加具有艺术感,让市民现场就能感受到浓厚的艺术气息。

砌筑行业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蜿蜒曲折的万里长城,就是古代砌筑工人智慧和汗水的结晶。“这次采用长城烽火台作为比赛内容,一是因为这是一个特殊的、具有中国标志性意义的建筑物;二是参赛选手水平并不一致,有高有低,而长城烽火台的难易程度能够照顾到大部分选手,相对比较合适。”雷定鸣说。

除了雄伟壮观的古代建筑外,不少精巧的园林建筑、仿古建筑、艺术墙等也都离不开砌筑工人参与的身影。作为一门需要高标准技巧和准确度,同时需要充分展现作品建筑美感的技术,砌筑行业对于尺寸的要求极其严格,在这次比赛中也有所体现。

“此次比赛的项目都是以毫米为单位进行判定的,比赛分数的80%也与选手的实测实量有关。”雷定鸣介绍,比赛尺寸的最高基准就是“零误差”,倘若比要求尺寸多出哪怕1毫米,就要扣除一定的分数,选手与选手之间,就在这“毫米”之间展开竞争。

虽然比赛项目充满竞争,但竞争并不是唯一的目的。“参加比赛的一些国家,有一些并不是世界技能大赛的成员国,对于使用器械的熟悉程度也因人而异。”雷定鸣认为,这次举办的“一带一路”国际技能大赛,既是一次各国选手相互切磋技艺的宝贵机会,更是世界技能大赛成员国与非成员国之间交流和帮助的过程。而在这一过程中,各国技能人才队伍能够得以进一步壮大,世界职业技能教育也能够得以进一步发展。

新华社记者 叶昊鸣 伍鲲鹏

新闻推荐

致敬英雄坚守初心 锁药记 张富清的英雄人生之五

新华社记者谭元斌在张富清的卧室里,窗户边摆着一张旧条桌。条桌最右边的抽屉里,放着张富清平时吃的药。95岁高龄的张富清,红...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