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 今日国内> 正文

在变化中实现“自我获得” 读袁学锋《人类心灵与文明本性》

合肥晚报 2019-05-26 01:00 大字

《人类心灵与文明本性》只有薄薄的一百多页。简素的装帧排版,反倒衬托出沉稳机敏的内涵。每每摩挲展阅,隐约有当年啃噬从五元十元店里打包抱回的商务印书馆汉译名著系列小册子的感觉。

当今的泛哲学读本,无外乎几种类型。一是鸡汤类,对经典进行稀释化铺陈;二是科普类,从哲学史的角度介绍哲学家及其哲学思想;三是学术类,就某一个细分命题进行繁琐论证,如同电脑程序员完善某一个程序模块。

《人类心灵与文明本性》显然不属于上述任何一种,它遗世独立于林林总总,孤独,却了无成见和束缚。在引颈四望,再也看不到启蒙时代巨人族身影的时代,这本非专业出身的哲学爱好者的《人类心灵与文明本性》足堪惊艳。

“如果我们还不能提出自己的思想,以后只能听西方分析我们的文化了。对于中国现代哲学,我已开拓了一条路。”——作者是否达成了这样的目的,见仁见智,至少作者用一把锐利的奥卡姆剃刀,剔除了从概念到语言的枝枝杈杈,以明晰的逻辑榫卯,构建了一座从容大气、内敛深厚的思维框架。

第八章《东方哲学与自然科学》涉及深奥的自然科学,作为软件工程师的作者自然游刃有余,却足以瞬间榨干我的脑汁。相比之下,前面的章节对于普通读者来说虽然也有不少硬核,但并非难以咀嚼。相反,作者虽然操持纯粹的哲学语言,却贴地飞行,始终关照习焉不察的现实生活,细致、独到的见解往往触发大脑电弧噼里啪啦地闪耀。

例如,音乐、读书等审美和求知行为为什么有乐趣?因为分享别人的经验、智慧、情感,并产生领悟、移情和共鸣呀!——有没有更本质性的哲学阐释呢?作者在知性及相关讨论的第五章中的见识新鲜爽口,别开生面。

袁学锋认为,这份乐趣即“自我获得”——“人的心理可以有两个变化趋势:趋向一个群体,或者趋向个人。读书不是直接的群体认同,比如和朋友们交往。但同时在和古今中外聪明绝顶之人做交流——心灵认同,并使得一个人和他周围的人间接地区分出来——心灵区分。这些行为似乎能同时满足个体和群体的心理趋势,使人获得无与伦比的内心喜悦。”

“自我获得”是袁学锋的知性理论框架中的一块重要构建。“自我获得”来自环境变迁产生的变化。袁学锋认为,当人不能感受到环境的变化,人产生的是虚无感。人对黑暗、高空的恐惧,就是这种感觉。“追求成功的过程比成功本身更有意义。在追求成功的过程中,由于你的不断努力,环境和你都在变化。这些自我获得的积累,构成值得你回忆的记忆。成功会带来瞬间的狂喜,却不能带来持续的自我获得。因为成功意味着变化的结束,人反而容易陷入成功后的虚无。”

如果我是个见钱眼开的出版商,我会建议作者添油加醋,重点敷衍“自我获得”的相关内容,并在书名前头加上“幸福密钥”一类的主标——市场就好这一口,君不见车站机场的书店里,不是成功学,就是幸福学,要么就是幸福成功学吗?但作者显然不愿意用鸡汤味的“幸福”二字来冲淡本书的学术品位,更愿意它是一杯反复蒸馏晶莹剔透风味醇厚的伏特加——令人酣畅,亦令人敬畏。确实,作为一名哲学爱好者,图的是平生快意,焉能“屈眉折腰事市场”?

这本《人类心灵与文明本性》是河南人民出版社2018年7月第二次印刷了。可见虽属小众,“吾道不孤”。时间的流水会冲走车站机场的精装鸡汤,也会淹没智慧之作——但显然,智慧之作更有机会被同样渴慕智慧的人所珍惜和回味。

在书桌和茶几上游荡了半个月的小册子终于要归档了。周国平的幸福哲学早就当废品卖了,书架上最“幸福”的无疑就是罗素的《幸福之路》,但我还是把这本从人类心灵与文明本性的视角来探索人类幸福之路的小册子放在加缪的《西西弗斯的神话》旁边——加缪认为,西西弗斯是幸福的,周而复始,“自我获得”,过程即意义。

凌琪

新闻推荐

《邓稼先》感动申城观众

本报讯“我叫邓稼先,从美国回来,我回家了!”昨晚7点半,第十二届中国艺术节文华奖参评剧目、大型原创黄梅戏《邓稼先》亮相上...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