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 今日国内> 正文

漫话鼻烟壶收藏

四川政协报 2019-05-24 09:26 大字

■张新文

鼻烟壶,顾名思义是密封保存鼻烟的容器,其制作材料多为金、银、瓷、铜、玻璃、珊瑚、玉石、水晶、竹木、漆器、葫芦等,外形多为扁瓶,亦有葫芦、蝙蝠、鱼、仙鹤、茄子等形状,不一而足。由于清代生产的鼻烟壶多是玻璃质地,所以目前我国传世最多的就是玻璃鼻烟壶了。

鼻烟壶造型小巧玲珑、易于携带把玩,历来受到人们的喜爱。随着时代的发展,鼻烟壶虽然失去了实用功能,可它造型的独特以及图案的精美,使其广受藏友们喜爱和追捧。

据明代姚旅《露书》记载,烟草原产于吕宋国,也就是今天的菲律宾,明万历年间传入我国,福建漳州最早种植。烟草一般是以明火点燃通过口腔吸食,对人体的健康有害。而鼻烟却不用明火,只需将粉末状的鼻烟涂抹于鼻孔之下即可。猛吸之,由于鼻腔受到烟草气味的刺激,随即打喷嚏,加之鼻烟里混有名贵中药材,所以有提神醒脑、舒筋活血、祛湿驱寒等功效。据说,鼻烟起源于美洲印第安人部落,由哥伦布探险队发现并带回欧洲,其后逐渐流传开来,成了贵族们迷恋热追的新宠。

至于鼻烟何时传入我国,目前有两种说法,一说是由利玛窦传入,另一种说法是由邻国日本或是朝鲜传入,但是比较公认的还是第一种说法。据清朝赵之谦《勇庐闲诘》中提及,明万历九年(1581年),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携带鼻烟、自鸣钟、万国图等贡礼进行传教活动,后进贡给皇帝。“鼻烟来自大西洋意大里亚国,明万历九年(1581年),利玛窦泛海入广东。旋至京师,献方物,始通中国。”《勇庐闲诘》中的这段描述正好也说明了鼻烟是由利玛窦传入一说,但从现存明代宫廷档案“利玛窦所献方物”的名单中,未见鼻烟的记载。不管怎么说,明朝时期,鼻烟开始在皇宫贵族中流行,到了清朝流传至民间,且不分男女,能够拥有一壶鼻烟成了地位和品位的象征。而亲戚、友人间见面也会互赠鼻烟,可见鼻烟在当时社会的流行程度。

鼻烟刚传入我国时,中文称为称“士拿乎”“士那富”“西腊”“布露辉卢”“科伦士拿乎”等,均为外来语音译。到了雍正年间,雍正皇帝根据鼻烟是用鼻子来闻的特点,把“士拿乎”命名为“鼻烟”。至此,鼻烟开始有了中国名字。

当初,进口的鼻烟是用大的容器(人们当时称“瓶子”)盛装的,做买卖的生意人用小口的小瓶子分而装之,这样也便于携带。据说清代康熙皇帝是第一个称这种装鼻烟的小瓶子为“壶”的,故后世就改口称壶了,沿袭至今。

据载,清代道光年间,宫里的造办处就开始制作鼻烟壶,最先制作的是瓷质鼻烟壶,后又生产玻璃鼻烟壶等其他材质的鼻烟壶。一个完整的鼻烟壶一般由壶身、壶塞、壶盖、壶匙组成,壶塞多用软木做成,起到密封作用;壶匙是精致的挖鼻烟的小勺子,多与壶塞连在一起。我国历史悠久、文化灿烂,鼻烟壶壶身自然也成为了艺术家们创作的园地,绘画、书法、雕刻等,都在小小的壶身之上“大显身手”。

对于初涉收藏的朋友来说,收藏鼻烟壶是不错的选择,因为业界有一种观点认为,鼻烟壶不存在真伪的问题,只存在质地、画工和做工高下的问题,所以,刚开始最好买些价格低的,积累经验蓄势待发。不要盲目跟风求全,以稳为主。最好有一个主题,围绕主题进行收藏。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我的一个藏友收藏了很多红军长征题材的鼻烟壶,虽然时间上不是很久远的藏品,可是在题材上很新颖、别致,引来一片叫好声。此外,对于玉石、玛瑙类鼻烟壶,主要是看雕工技艺;对于瓷器类鼻烟壶,要看绘画和烧制技术。

藏友们都知道“藏器容易保养难”,再珍贵的藏品如果保养不善,也是枉然。所以对于鼻烟壶的保养,藏友们不能小觑。那么,如何保养好鼻烟壶呢?一个大的原则:根据材质和做工的不同,采取不同的方法保养。比如需要通风、防潮的有:竹木、珊瑚、琥珀类鼻烟壶,竹木类鼻烟壶还得注意防虫;石类材质鼻烟壶不要放在过于干燥的环境中,以防止裂痕的出现;漆器类鼻烟壶对温度、湿度要求很高,保存不当会出现变形和脱漆现象;珐琅类鼻烟壶对温度要求极高,温度过高釉料易脱落;玉器类鼻烟壶要轻拿轻放,把玩时最好带上棉质手套。

新闻推荐

潘山木雕一刀一锤“过”台湾 非遗传承人郑银聘将木雕技艺带到台湾的300多座庙宇

据中新网晋江5月23日电(记者陈龙山刘锶婷)14岁跟随师傅学艺,开启雕刻生涯。如今,泉州“潘山庙宇木雕”福建省级非遗传承人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