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 今日国内> 正文

打造特色党建品牌,创新社会管理,凝聚党心民心 米和社区搭起党群关系连心桥

今日周村 2019-05-24 08:30 大字

□融媒体记者   路意

5月18日上午的志愿服务活动一结束,米河社区工作人员就忙活着为参加活动的党员加分。记者在现场看到,积分榜上,社区87名党员的照片和参加社区志愿活动的情况引人注目。而另一面墙上,先锋党员已成为辖区居民和社区党员学习的目标和榜样。

“社区党委通过这种积分和上榜的形式,提醒党员时刻不忘自己的身份,在增强党员荣誉感的同时,也激发了党员参与社区工作的积极性和责任感。”社区党员陈德英说道,“这面墙对我们党员来说,获取的不仅仅是荣誉,更是信任和激励,通过党员亮身份的形式增添了为居民服务的责任。工作干好了,群众信服了,大家才会跟咱们一块做好社区的事”。

米河社区位于周村城区东南部,现有居民楼24栋,平房8排,居民1060户、2829人。其中,17栋居民楼和8排平房是毛纺厂职工宿舍。

据了解,2001年毛纺厂破产后,宿舍区基础设施从厂区资产中剥离,宿舍区经常停水停电,居民生活几度陷入瘫痪,不满和对立情绪蔓延。面对困难,社区党组织迎难而上,以居民需求为工作导向,以党建工作为抓手,充分调动和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进一步创新社会管理,凝聚党心民心,彻底扭转了被动局面,打造形成了“情暖米河,服务有我”特色党建品牌,极大地提升了居民的幸福感和满意度。

如今,社区自筹资金盖起了配电室,为宿舍区更换了老化电线,使电力有了保障。党组织与改制后的企业协调了居民用水问题,使宿舍区从最初无水可用,慢慢的变为每天定时供水,到现在的全天正常用水。社区还出钱雇了保洁工人,实现垃圾有人收,公厕有人管。通过,“两通一建”,理顺了管理,平顺了居民情绪,为下一步工作打下了坚实的群众基础。

“一任接着一任干”,社区书记换了好几任,但对宿舍区居民的关怀从来没有变过,居民生活的每一点改变都凝结着社区党员干部的心血。居民从变化中实实在在受益,对社区工作人员有了笑脸,对社区工作有了肯定,干群关系、社区氛围有了明显好转。

党员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社区需要通过制度建设,搭建更大更规范的平台来为群众开展服务。每年年初,社区都制定出台《年度党建工作计划》,严格党内组织生活,落实党支部“三会一课”、党务公开等制度,切实抓好社区党员的教育管理,进一步增强社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为推进区域化党建工作,社区与驻社区3家企事业单位签订了共驻共建协议书,定期召开“大党委”联席会,动员和组织社会各方力量共同参与社区建设,不断提升社区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能力和水平。按时召开季述季评工作会,向居民和党员代表通报社区工作情况,接受群众监督。一系列举措形成了党建工作合力,收获了社区民心。

为了更好地实现信息互通,社区建立了“幸福家园”“民情联络员群”“米河社区之家”“楼道红管家”“15号楼亲情群”“青春米河文艺队”“米河企业群”等多个微信群,社党员干部、志愿者主动对接居民诉求,疏导矛盾纠纷,赢得了居民的积极响应。

17号楼的独居老人张阿姨80多岁了,网格员担心她的身体状况,隔三差五都要去她家里看看。有一次,张阿姨家发生了下水道污水外溢的情况,网格员第一时间联系管道维修工人,为张阿姨维修更换老化管道,为老人创造了顺心舒适的生活环境。

社区党委书记张金玲说:“社区顺势而为,通过网格化管理、社会化服务,延伸了工作触角,夯实了群众基础,提升了居民的幸福指数,党建品牌建设搭起了党群关系的连心桥。”

新闻推荐

应对全球气候变化 一个普通中国家庭能做什么?

几年前,在法国巴黎气候大会会场的4号厅,北京市房山区一个普通中国家庭低碳环保生活的故事被印在宣传单上,作为样本家庭...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