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 今日国内> 正文

改革激发员工内生动力,从“止血”到“造血” 重汽逆势增长表现优异

大众日报 2019-05-22 09:43 大字

□本报记者王新蕾

5月14日上午,中国重汽集团召开主题为“改革驱动中国重汽释放活力”的媒体开放日活动。中国重汽相关负责人对改革情况进行了梳理与总结,涵盖人事改革、营销系统改革、技术创新与发展、采购工作改革、企业文化融合、国际市场战略布局、提升职工幸福感等方面,全方位展示出一个富有朝气、蓬勃发展的中国重汽。

目前,重汽改革已经取得阶段性成果,机关总部的人事制度改革已告一段落,初步建成了高效、服务、参谋型大脑,下一步将继续优化体制机制,推动各子公司的改革走向深入,真正建立起协同、高效、合作、发展的良性发展生态。

前四个月利润同比增长28.69%

今年前四个月,中国重汽集团累计实现整车销售11.76万辆,实现营业收入434.37亿元,同比增长2.24%;实现利润总额25.11亿元,同比增长28.69%。在重卡行业整体下滑0.4%的背景下,中国重汽逆势上扬、表现优异,超出了预期。

“成绩的取得来之不易,也值得自豪。”中国重汽集团党委副书记、总经理蔡东介绍说,“当前改革主要围绕两大方面。一方面是心无旁骛攻主业,就是汽车和汽车金融。另一方面是围绕‘全系列商用车实现世界一流’来进行改革。比如信息化系统,之前的业务线和财务线是分割的,不利于集团管控。如今我们合并成立企信部,使得整个业务线、财务线和智能制造实现统一。”

改革一定会有阵痛。“阻力和困难是有的,感谢广大员工,特别是很多中层干部,他们在改革中体现了大局意识。改革总体来说很顺利,目前问题在于大量新干部走上新的重要领导岗位,他们需要一个熟悉的过程,这是我们在1-4月份遇到的问题。但整体看,他们做得还不错,生产经营也好、产品品质也好,都保持了较好的状态。”蔡东说。

修“残”补“缺”,

内部“造血”激发活力

针对存在的“残”与“缺”,中国重汽党委领导班子进行了一系列“修‘残’补‘缺’”式的改革,包括完善法人治理结构,理顺产权关系,改革人事制度、采购制度和全面预算制度等,效果如何?

“总体来看,中国重汽的改革效果可以用‘两个提高’来概括,一个是经营效率的提高,体现在销售收入和净利润的增长;另一个是效益的提高,体现在各项费用降低,盈利水平上升。”中国重汽集团投资总监戴立新认为,“通过一系列改革,中国重汽由原来的‘止血’进入了‘造血’这样一个良性循环。”

当前,“内部客户”制度正在重汽蔚然成风。“我们有销售系统、研发系统、管理系统、制造系统,但是一个部门应该对哪个部门负责,这种‘内部客户’的角色比较模糊。想要让外部客户满意,首先应做到让内部客户满意,这实现了销售与研发系统、生产与销售系统的良性对接以及各个管理部门的协同工作。”中国重汽(香港)有限公司副总裁刘培民说。

领导干部开博客,也是重汽改革的一个新景象。“新一届党委采取了强有力的措施来加大对员工的关怀。”中国重汽集团党委副书记、副总经理于有德提到,“为拓宽内部信息反馈渠道,在我们新的OA平台,每一名总监级以上领导都有自己的博客,能及时快速解决问题。”

“一天当两天半用”“不争第一就是在混”,类似标语在中国重汽随处可见。“此次改革,还针对员工调研、员工关怀、困难职工帮扶、营销团队奖励等内容制定了相关制度,激发了员工干劲和激情,也让员工更多地享受到企业发展带来的红利。”于有德说。

降本增效,

利润增长远超费用增长

去年以来,中国重汽采购降成本的改革工作受到了外界的广泛关注。“在原来采购办基础上,设立中国重汽采购中心,在整个集团范围内招聘采购工程师,还建立了集中大采购机制,对二级公司采购进行整合。”中国重汽集团总会计师万春玲说。

降成本不是“一刀切”。万春玲介绍说:“降成本和高质量并不矛盾。我们通过新型材料的替代、模块化的设定及先进技术,在实现质量提升的同时降成本。我们希望形成互利共赢的降成本,例如通过对供方的物流、出厂政策等各方面梳理达到共同降成本的目的。”

当前,中国重汽继续保持着利润增长远大于费用增长的态势。万春玲说:“我们目前实行‘系统管、管系统’的预算归口管理方式,系统管费用,费用反过来再管系统。不只财务管费用,职能部门也管费用。比如送车费,现在统一优化线路、节约费用;办公费、差旅费、品牌宣传费由集团公司部门统一管理。费用有降有升,比如向销售倾斜,用于重大用户服务;向研发倾斜,以往每年投入13亿元-14亿元,今年增至20亿元。”

出口是中国重汽的重要板块。“今年目标是出口重卡4.5万辆。”中国重汽集团副总经理刘伟介绍,“非洲和东南亚是我们的优势市场。目前,我们的销售网络要强于服务网络,服务网络要强于备件网络,所以下一步要强化服务、备件网络建设,进一步巩固和扩大市场地位,让中国重汽品牌与国际上知名重卡品牌并驾齐驱。”

新闻推荐

明代文人写信,竟然也用“呵呵” ◇钟菡 黄悦

“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在中国古代,书信被喻为“锦鲤”“飞鸿”“青鸟”“彩云”,是人们互通消息的工具,也是承载美好感情...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