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经冬不凋”的奥秘何在
洪乐风
一边是全球经济增长预期再降0.2个百分点至3.3%低位,一边是中国经济增长预期上调0.1个百分点至6.3%,日前,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发布的最新一期《世界经济展望报告》引发各界关注。其中不仅这“一降一升”对比强烈,中国更成为了2019年主要经济体中唯一被上调预期的国家或地区。中国经济基业长青、经冬不凋,屡创“风景独好”佳绩的奥秘是什么?这是一个值得总结的时代命题。
是人口的红利吗?另一人口大国印度今年增长预期被下调0.2个百分点。是地缘的便利吗?全球化时代的交通成本已大幅摊薄,互联网更让空间不再是掣肘。是后发者的赶超力吗?诸多“四小龙”“四小虎”不过昙花一现。是劳动密集型企业的比较优势吗?应当讲,时至今日,产业升级更倚重资本与技术的合理配置,仅用低成本很难解释结构性的优化。倘若这些惯常的理论都立不住或只能说明中国经济某一方面的成就,那么就要从更广阔的视角审视,同时拉长观察周期波动的历史焦距。
与西方国家的政府干预不同,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共进行过8至9轮的宏观调控,有代表性的是上世纪80年代抑制过热的治理整顿、应对东南亚金融危机的扩大内需、应对国际金融海啸的保增长及应对新常态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正是这数轮调控,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与市场经济资源配置优势有机结合起来,使得中国经济从转型初年至今,始终能较为从容地应对外部环境变化。
从实践中归纳来看,一是党对经济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不折腾、不翻烧饼,大政方针的贯彻落实能“一竿子插到底”;二是计划经济虽然转轨终结,但是经济计划仍然与时俱进,比如五年规划、年度计划的科学制定、严肃执行,都起到了有章可循、稳定军心的“桅杆”作用;三是调控的手段日渐成熟、目标日趋定型,针对性强,不囿于本本,见招拆招,同时严肃问责、令行禁止;四是全面深化改革,甚至将专项改革作为调控政策的有力推手,比如对“融资难、融资贵”的疏通,既是金融业自身健康发展的需要,又是精准输血的定向调控;五是牢牢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并将其落实、落细、落小,力促国企、民企、外企共生共赢。(摘自人民网)
新闻推荐
据新华社深圳5月21日电(记者/周科王攀白瑜)华为不做“孤家寡人”,还会继续广交天下朋友共同为人类服务。华为公司创始人、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