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 今日国内> 正文

少些“微信空谈” 多些“现场实干”

安徽日报 2019-05-21 07:00 大字

2019年是“基层减负年”,微信工作群整顿成为各地执行减负政策的微观切入点。近期一些地方出台新规,要求“原则上一个单位只建一个工作群”“非工作时间不发布工作信息”,将整治“指尖上的形式主义”推到台前。

微信工作群多且随意,重复和交叉现象严重,是不少基层干部的共同感受,人们经常会收到“@所有人,收到请回复”这样的信息。不可否认,微信工作群确实有利于加强沟通联系、提高工作效率,但过多过滥的微信群异化为一种负担,让基层干部不堪其扰、疲于应付。

微信工作群烦人,但板子不能打到微信上。工具能否发挥真正的效用,取决于人怎么使用,如果造成负面效果,就是使用方法和工作作风有问题。从文山会海、空话套话,“走过场、刮阵风”式调研,到过多检查、“过度留痕”,再到手机App、微信工作群泛滥,不管花样如何翻新,形式主义的本质没有变。不少原本应该深入一线调研的工作,变成动动手指的遥控指挥。一些基层干部进村第一件事,不是去村委会布置工作,而是先和群众合个影,再发到工作群中“留痕”。有的工作群成了向领导示好的“秀场”,不仅出现比拼“献花”之类的表情,还频频转发领导的工作照和考察新闻,却从不谈思考、不提建议。凡此种种,以形式主义推卸责任落实、应付上级检查,看似该走的程序都走了、该做的工作都做了,但都以板子打不到自己为原则和目标,消解责任的落实,出现问题方便推诿“甩锅”。

遏制“指尖上的形式主义”,应牵住“关键少数”的牛鼻子。“上有所好,下必甚焉。”基层形式主义很大程度是上级官僚主义逼出来的。一些领导对“工作留痕”要求简单化,只看有没有照片、记录得好不好,基层干部自然热衷于在工作群晒照片、晒政绩。有的工作刚一部署,领导就向下面催要情况,急于出成绩、出经验,基层干部只能做表面功夫敷衍应付。不少基层干部还有着“工作重担”之外的“心理负担”——领导半夜“@所有人”,没及时回复耽误工作怎么办?当大家都在鼓掌点赞之时,视而不见是不是不礼貌?倘若不破除上级领导“以布置代替落实”“以留痕代替考察”、热衷作秀的官僚主义旧习,再好的基层创新也难以摆脱形式主义的附体。

说到底,需要建立科学有效的干部工作考评制度,让实绩显出来。工作群“留痕”是为了方便上级检查管理及自我对照督促,但工作做得好不好,关键看实际效果和人民群众的感受。“痕迹”留得再多、再好,问题没解决,群众不满意,工作考核就不能合格。因此,要把更多考核评价权交给群众,重视以群众满意度调查评价干部等,要比简单的“留痕”好得多。领导干部要带头发挥示范作用,脚踏实地深入基层,一级做给一级看,同时还要完善制度,让认真务实的干部得到肯定和激励,让以照片“留痕”代替工作实际的人受到问责惩处,官僚主义、形式主义才会越来越少。

一位基层干部这样描述他心中理想的工作群生态:“我在工作的时间打开,一切无关于我的文字、图片、表情被自动过滤,要阅读的通知和工作内容,按照轻重缓急,一条一条地呈现在我眼前。”基层工作不被“微信群”绑架,自上而下都要坚持实事求是的态度,以群众需求、工作需要为出发点,改变思想观念和行为习惯。本着量少质精的原则,应明确微信群工作职能及管理制度;除紧急情况外下班时间不发工作指示,群成员不发布与工作无关的信息;工作群的合并或建立应基于实际情况,临时性的工作群因需而建,任务完成后视情况解散,等等。少些“微信空谈”、多些“现场实干”,少些套路、多接地气,省些“空对空”、多些“面对面”,推动各项工作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新闻推荐

杜胜在我县年轻干部培训班作专题培训时要求 要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全媒体记者艾君)5月16日,县委常委、组织部部长杜胜在我县2019年年轻干部铸魂工程培训班上作了《年轻干部要扣好人生第一粒...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