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 今日国内> 正文

亚洲数字艺术展开幕,文化与科技共生共振成为潮流 数字技术让古老亚洲文明呈现新面貌

安徽工人日报 2019-05-17 03:06 大字

5月16日下午,亚洲文明对话大会系列活动之一的亚洲数字艺术展在北京市海淀区开幕。在展览现场,数字艺术作品《共美之卷》格外引人注目。

如今,数字科技无时无刻不在塑造着人类文化与艺术的多样性,艺术也在不间断拓展着人类的精神文明的广度和深度。

“《共美之卷》以明代《丝路山水地图》为底图,将明代绢本之上的青绿山水与新丝绸之路‘工笔建筑’相融合。”据作品制作方北京全电智领科技有限公司项目经理孙可非介绍,作品采用现代数字科技交互技术,将明代绢本之上的青绿山水与新丝绸之路“工笔建筑”相融合。

据本次展览的执行策展人薛天宠介绍,本次展览共有来自12个国家和地区的30位艺术家的数字艺术作品亮相,这也是在数字艺术领域,首次以“亚洲”为主题的大型艺术展览。展览以数字技术等新兴媒介为载体,通过数字影像、人工智能设备、虚拟现实等多种融合科技与艺术的创新形式,从时代(过去与当下的对话)、领域(科技与艺术的对话)、国家(文明与文明的对话)三个维度,展开深入交流、激烈碰撞与交融,让古老的亚洲文明呈现新的风貌,体现亚洲文化与科技的共生共振。

其中,中国艺术家徐冰的《汉字性格》,德国艺术家托比亚斯·格莱米尔(Tobias Gremmler)的《书法运动视觉》《京剧运动视觉》《功夫运动视觉》,澳大利亚艺术家邵志飞(Jeffrey Shaw)和莎拉·肯德丁(Sarah Kenderdine)的《功夫可视化》,中国台湾艺术家林俊廷的《造象》等均围绕中国汉字、功夫、京剧等元素,以数字艺术的方式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的全新解读和演绎,并通过数字媒介表现中华文明基因对亚洲乃至对世界艺术潮流的影响。

记者在现场看到,一个个颤动的机械触手如同藤蔓被安装在形如走廊的空间里,当观众靠近作品移动时,传感器和电机会让机械触手实时迅速地追踪跟随人的移动,与观众互动。当观众不动时,人工触手在机械电机的驱动下不停地抓挠……

“人工智能算法控制机器,但随机动作又带来一种生命感。”张画表示,这个作品是把拟物的动作和理性的机械放在一起,希望把人的情感和机械的抽搐动作进行比较,进而探讨人类和机器,直觉和理性的联系。

据介绍,本次展览可通过网上平台预约参观,展览展出至6月15日。

(本报北京5月16日电)

新闻推荐

被控受贿5072万余元 吉林省政协原副主席王尔智受审

据新华社哈尔滨5月16日电2019年5月16日,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公开开庭审理了吉林省政协原副主席王尔智受贿一...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