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 今日国内> 正文

从贝壳到支付宝

皖西日报 2019-05-16 21:08 大字

张秀云

六的444.jpg

(图片来源网络)

这真是一个美好的时代。要买袋大米,我不用先上山砍一担柴,要买一只鸡,也不用赶只鸭子上街,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市场交易不再需要“以物易物”的呢?屈指一算,商朝用贝壳作为货币,并慢慢进入金属铸币时代,中华民族的货币史,少说也有五千年了吧。后来,铜钱也嫌沉重,我们就用纸币,用票证,用银行卡,而今天,连钱包都不带了,大家都用微信和支付宝了。你看菜场上,就连卖一包蒲公英的乡下大妈,手边都摆上二维码了……

我突然有此番感慨,是因为,今天上午,一同事需要两百元现金,跑了几个办公室,竟然没有借到,“钱,咱不差,就是都在手机里呢,现金,谁还带?”不管你承不承认,这已经是一个扫码支付的时代,连喝喜酒的礼金也微信转账了,谁还老土得装一个大钱包?要不怎么会流行一则“小偷失业”的笑话,钱在手机里,手机在手上,主人正在刷屏,小偷从何下手?即使侥幸得手,不知道密码,也白搭!

中国使用铜币的时间最长,那种外圆内方的铜钱,即所谓的“孔方兄”,小时候家里还能找到一些,大人把“乾隆通宝”挑出来,给小孩缝帽子用,拿黑线编一串铜钱作帽辫子,孩子戴了,据说可以辟邪消灾,大概是想沾沾乾隆他老人家盛世里福寿双全的福。上小学的时候,我们踢的毽子,还是铜钱做的。从抽屉里翻一个铜钱出来,按住院子里的一只大白鹅,从它翅膀上拔一根羽毛,剪一截羽根插在钱孔里,再在羽根孔里插几根鲜艳的大公鸡翎毛,就是一个漂亮的鸡毛毽子了,小孩子们人手必备。现在那些通宝已经不得见了,都被小贩们收去卖给收藏家了。

铸币通行的时代,人们的钱袋子最鼓,那时钱包可大得很,叫褡裢,系在腰上或者挎在肩膀上。如果钱太多褡裢容纳不下,就用马驮,用车拉,你想想,那目标多大啊,沉甸甸的,老远就看见了。所以旧时的小说里,歹人一眼瞅见你褡裢或者行李沉重,就盯上了,等月黑风高,等你野店宿眠,立马下手,一偷一个准。所以那时行路艰难,刚看完的“三言二拍”里,商人为了安全返家,真是奇思用尽,有的把银子藏在棺木里,有的裹进成捆的竹竿里,如此,防得了小偷小摸,却防不住江湖强人明枪劫掠。

铸币太沉,那些离任的古代官员,行李一上船,人们就看出来了,你是清官吗,瞧瞧船吃水多深啊。根本不必动用高科技调查手段,你廉政与否,行李会说话。铸币运输不便,实在没办法。那个进京赶考的年轻人,想要“腰缠十万贯,骑鹤下扬州”,想想多么不切实际,十万贯得是多大一堆?一千个铜钱是一贯,一贯少说也有十斤重,十万贯,可就是一百万斤呢,要把一百万斤缠在腰上,不压死你才怪,腰缠百万斤,还要骑鹤,什么仙鹤能驼得动?换一架波音747都不知道可行。法力无边的神仙老爷爷,还是别考验本秀才了,你要真心报恩,干脆,把这十万贯打俺支付宝里吧。

铸币时代,男人要藏个私房钱,难度也挺大。枕头底下席子底下藏不住,相框后面也藏不住,只好装到坛子里,三更半夜大兴土木,在李子树下挖一深坑埋起来。当然,那个时代男尊女卑,好像女人藏钱的时候居多,印象中“三言”还是“二拍”里就有一个从良的妓女,为挽救败家的老公,把一箱子钱寄放到朋友家,还埋了一罐子在纺车下面。搁现在可就省事多了,直接存到马云那里,设个密码就行了。

因为懒,我微信里的钱,一向都是先生转给我,花完了再问他要,那天突然发现,同事们的微信或者支付宝,都是跟工资卡绑定的,原来,用手机可以直接支配工资呀,于是,我也花了半分钟时间把它们绑到一块,从此,我正式进入美好的扫码时代!

新闻推荐

陈铮:“网络神探”的义工之家

5月15日是国际家庭日。在辽宁大连,有这样一个家庭,多年来全家人一起参加慈善公益事业,还发起设立了家庭慈善基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