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 今日国内> 正文

草地贪夜蛾到底是啥“幺蛾子”

南国早报 2019-05-16 16:18 大字

科普

草地贪夜蛾为杂食性害虫,源于美洲热带和亚热带地区,2016年1月在非洲首次被发现,两年时间就遍及非洲44个国家,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该蛾孵化的幼虫喜食玉米、甘蔗、高粱、马铃薯等80多种植物,受害后一般减产20%~30%,严重时造成绝收。

草地贪夜蛾成蛾每晚可飞行100公里,繁殖能力极强,几乎没有天敌,今年年初在我国云南省首次被发现,并迅速在我国华南、西南和江南许多地区扩散。

据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5月14日的消息,截至5月10日,全国13省(区)61个市(州)261县(市、区)查见幼虫为害玉米,初步统计发生面积108万亩。专家预计,草地贪夜蛾还可能蔓延至长江中下游、华东、东北和西北等地为害。

从目前各地防治情况看,草地贪夜蛾是可防可控的。防治草方法主要有:一是加强监测预警,积极探索灯诱、性诱、食诱等监测工具和手段的有效性,提高监测水平和效率;二是根据虫情监测结果,对虫源集中降落区和重发区实施统防统治,防止较大面积成灾现象发生;三是抓住低龄幼虫的防控最佳时期,喷洒农药时注意喷洒在玉米心叶、雄穗和雌穗等部位。

本报综合报道

新闻推荐

培育工匠精神需要市场推一把

正在进行的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上,“工匠精神”成为热词。裁判着重对参赛选手的工匠精神进行考察;大赛期间“匠心·创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