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批随迁子女来了 城市教育会如何?
4月8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通知,户籍制度改革力度再加大!城区常住人口100万—300万的城市将全面取消落户限制;城区常住人口300万—500万的城市则将全面放开放宽落户条件,全面取消对大学毕业生等重点群体的落户限制。争取到2020年如期实现1亿非户籍人口落户城市的目标。
与落户相比,城市相关配套服务能否同步跟上才是难点。《2019年新型城镇化建设重点任务》中要求,同步推进常住人口基本公共服务全覆盖。在教育方面,要求2019年底所有义务教育学校达到基本办学条件“20条底线”,在随迁子女较多城市加大教育资源供给,实现公办学校普遍向随迁子女开放,完善随迁子女在流入地参加高考的政策。
以“教育红利”应对人口红利下降
上海市教委副主任轩福贞表示,,近些年,在生育政策调整、城镇化加速等因素影响下,我国人口变动出现了几个重要的趋势,并对教育资源配置与政策调整带来了深刻的影响。
全面两孩政策实施以来,我国总生育率提升至1.7以上。因此,生育政策调整之后,人口出生率的变动带来学龄人口的变动,会对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不同阶段的教育资源配置带来持续的影响。第二,我国的人口红利趋于结束,而少子化的现象日趋严重。教育是提升人力资本的重要途径,因而教育具有强大的经济功能。这就要求我们根据教育具有的基础性、先导性特点,对教育资源配置做出前瞻性的预测和判断,以提升“教育红利”来应对人口数量红利的下降。另外,老龄化速度加快,老龄人口的教育需要也在不断增长,如何构建完善的终身教育体系也是我国目前教育政策制定的重要内容。第三,我国城镇化的进程加速,人口区域流动的速度加快。城镇化进程中,随迁子女教育问题一直是社会焦点。保障随迁子女的受教育权利是教育公平的应有之义,教育部及各个地方教育部门在随迁子女教育政策方面做了许多卓有成效的改进。在我国城镇化背景下,在人民对教育需求质量不断提高的前提下,我们也要进一步研究城乡教育资源配置的均衡性和流动人口子女教育的公平性问题。
人潮涌来机遇与挑战并存
《中国教育概况》表明,2011年—2016年,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就读公办学校的比例一直徘徊在80%左右,这说明近20%的随迁子女依然无法享有同等城市优质教育资源,尤其在城郊地区“大班额”问题较为严重。
随迁子女多分布于城中村和城郊,如何防止空间权益分配不平等基础上的教育格局与教育资源供需关系不均衡,保障城市内部学区间、校际间的教育均衡,也给城市义务教育带来巨大挑战。
同时,在普及高中教育政策背景下,随迁子女义务教育后升学问题也是当前及未来一段时间内流入地城市面临的挑战。
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教授任远分析,到2020年,将有1亿人口落户城市。人口流动在给城市教育带来严峻挑战的同时,也蕴藏着机遇。从教育低质量地区流入高质量地区,是人们的必然选择。
放开落户后,人们会更加趋向于福利更好的城市,教育是其中一条。地方如果想在这轮竞争中获利,必然要求大力发展高质量的教育。
人口变动影响教育资源配置的数量、结构和分布,要求重视教育资源配置的均衡和教育质量。在此过程中,促进人口变动和教育资源配置的协调性显得非常重要。
少年儿童和学龄人口比重的下降,中高年龄人口和老年人口比重的上升,地方需要综合分析整个教育资源配置的重点和短板。从分年龄的教育资源配置满足率的情况看,教育资源配置的短板日益在学龄前教育和义务教育以后的学段中凸显。如何综合分析各个学段的变化,统筹资源配置,实现区域教育协调发展考验地方智慧。
(据《中国教育报》)
新闻推荐
奥林匹克塔的蓝色主色调上,点缀着一盏盏红灯笼。灯光秀主色调变为代表生命的绿色。奥林匹克塔塔身“印满”鲜花图案。一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