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劳动体验,为人生铺垫更多底色
□ 扈美荣
现在,很多孩子不做家务。他们白天忙着在学校上课,晚上回家忙着做作业,周末和课余时间忙着上各类辅导班。要是有点空,还要忙着看几眼手机。洗袜子、收拾书包、整理衣服床铺等个人生活事务,几乎全由家长包了。
有些孩子,他们学习文化课的同时,还上劳动教育课。据《中国青年报》报道,湖南民族职业学院附属小学,劳动教育进入了学校课表。根据不同年龄阶段孩子的特点和需求,学校开设了一系列劳动教育课程。这里每个孩子每天都有一份特殊的家庭作业———劳动作业。劳动作业分为三部分:完成个人自理劳动、分担家务劳动和参与社会实践及义工活动。
小学开设劳动教育课,这在当前的学校教育中还是较少听说。学校也好,家长也好,都把孩子的文化、艺术类学习看得非常重要,这类学习占据了孩子大部分时间。他们认为,孩子文化课学好了,才能升入好点的学校,有好的人生前程。孩子学习钢琴、舞蹈等艺术类课程,有助于培养孩子良好的艺术气质。
家务劳动,在老师和家长眼里似乎没那么重要了。孩子在父母眼里是宝贝,家长愿意照料孩子生活中几乎所有的事情。他们认为,家务劳动,是些鸡毛蒜皮的小事,没有多少含金量,没有必要让孩子把过多时间浪费在这上面。现在,孩子还小,等孩子大了再参与家务劳动也不迟。家长有这样的想法,孩子很少参与家务劳动。
当然,孩子年龄小,生活还离不了父母的照顾。但是,父母应该有这样的意识:让孩子从小就树立生活自理、自立的意识,孩子在努力学习文化课的同时,也要学着照顾自己、照顾他人。孩子上小学的时候,年纪还小,生活由父母照料还情有可原,那么孩子大些呢?是不是就应该生活自理了?事实上,许多孩子的生活,在上小学的时候由父母照顾,等到上了初中、高中,很多父母又觉得孩子学习紧张,到了升学的关键时期,又自觉自愿地承担起了照顾孩子生活的“重任”。
要是在孩子上了大学、工作了以后,父母还是这样的意识,还不放手让孩子参与家务劳动,做到生活自理,这个孩子的生活能力就变得与年龄不相称了。如果年龄上已经是成年人,生活能力还很差,离不开父母的照顾,怎么能独立地工作生活?
在孩子小的时候起,就应该让孩子学会生活自理,与家人分担家务劳动。这对孩子的成长有益处。学做家务,生活自理,参与社会实践,做义工,能够让孩子养成自觉劳动的习惯,增强孩子的生活能力,学会照料自己和家人,理解父母劳动的辛苦,还能带给孩子独立、自信、自强的意识。这样的意识和能力,会渗透进孩子的学习、生活,乃至以后生活的方方面面,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
家务劳动看似简单,但是每个人的生活中都离不了。服务社会、服务他人,每个人都应该具备这样的意识和能力。小学开设劳动教育课,能够让孩子从小就把劳动渗入到生活中,把劳动当作一种自觉行为、一种必备的生活能力,能够唤醒孩子的劳动意识、责任担当意识,对自己的生活负责,对家人负责,对社会负责,通过自己的劳动对社会、对他人提供服务。有了这样的意识、这样的劳动能力,就为孩子以后的工作生活铺垫了更多的人生底色,孩子以后的路就走得更坚实一些。
劳动教育,对孩子的成长很重要。劳动教育,对培养孩子的劳动意识、劳动能力有帮助,体现出一种教育导向,愿更多的家长和学校重视起来。
新闻推荐
新华社北京5月14日电国家发展改革委14日称,将进一步清理规范政府定价经营服务性收费,放开机动车检测类、气象服务类、地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