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 今日国内> 正文

“投木报琼”的《游子吟》

安庆晚报 2019-05-15 11:12 大字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游子吟》,是唐代诗人孟郊(751-814)创作的五言乐府诗。作品“全是托兴,终之悠然”(明·高棅《唐诗品汇》),“仁孝蔼蔼,万古如新”(明·邢昉《唐风定》),宋代大词人苏轼读完此作曰:“诗从肺腑出,出辄愁肺腑。”可谓阅到了诗之根本、评到了诗之灵魂。

孟郊,字东野,湖州武康(今浙江德清县)人。曾两试不第,四十六岁中进士,先后任职溧阳、洛阳。宪宗元和九年,暴疾而卒,葬于洛阳东。其诗以短篇的五言古诗最多,没有一首律诗,多写世态炎凉,民间苦难。

“此诗从苦吟中得来,故辞不烦而意尽,务外者观之,翻似不经意。”(清·岳端《寒瘦集》)

《游子吟》的同名诗,仅在唐朝就有多首,并且不乏好句:有陈陶的“朔风无重衣,仆马饥且寒”,有李益的“君非青铜镜,何事空照面”,有顾况的“橘柚在南国,鸿雁遗秋音”……但孟郊的这首千古流传。原诗题下,注有“迎母溧上作”之言,标明诗人是居官溧阳县尉时而作,更是他近于不惑之年对母爱独特的情感认知和体悟的注脚。诗作也实在是全力仰仗于人性之光中最大的母爱题材,当然诗人精巧的开掘,是为范:一是用具象代替抽象。“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看似一个普通场景的白描和一种日常生活的逻辑,但诗人精选了与冷温最为关切的“线”与“衣”,用“反指代”的手法,将“慈母”与“游子”完美地组合在一起,自然而然地溢出了母子天生的骨肉情深;二是用动作引发心理。“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前一句用“慈母”的“密密缝”动作,透视了母爱的精微与伟大,后一句的“意恐”心理所指不说自明。担心什么?担心“迟迟归”,而“临行”便言“归”,其实哪是在说“迟迟归”啊?是盼子早早归哟!如此行文母爱的精准与巧妙,世文少有;三是用对比强化真情。“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直抒胸臆、直抵人心。诗人有妙在此:其一是反问得妙,前四句写的是慈母对子女,在此却反问起子女,强化了诗意、腾升了情感;其二是比喻得妙,用“寸草”比子女,用“春晖”比母爱,子女成长如小草,少不得春光般的母爱,十分贴切;其三是对比得妙,子女之孝是“寸草心”,如何报得母爱那由孟春到仲春再到季春的温暖阳光的恩泽呢?如此悬绝,更彰母爱的博大与深广。

因此,《游子吟》传递的人性之光,即:无论是乌鸦反哺的寓言、羔羊跪乳的现象,还是“衔环结草”的典故,无不是在表明和强调:要知恩,知恩就要怀德;要图报,图报就要加倍——“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滴水之恩,涌泉相报”,讲的是此理,论的是此道。

新闻推荐

我第七批赴马里维和部队出征

新华社哈尔滨5月14日电中国第七批赴马里维和部队14日上午在哈尔滨太平国际机场宣誓出征。他们将执行为期一年的国际维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