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 今日国内> 正文

【文化记忆】与森林火灾“相处”的日子

甘肃工人报 2019-05-15 08:12 大字

王莹莹

“95后”江安是喊着防火口号长大的。他出生在内蒙古呼伦贝尔的小镇伊图里河。从上小学起,只要进入防火期,学校都会组织防火宣传活动。

伊图里河位于大兴安岭腹地,林业资源丰富。“当时为了发展林业才建的这些城镇,”江安说,“城镇里基本上所有的职能部门,包括学校、医院等,都归林业局管辖。不管你是医生还是老师,基本都能叫林业职工。”虽如今已经改制,但不变的是,防火“是在一切工作之上的、最重要的工作”。

对此,黑龙江漠河市图强镇防火指挥部副主任马坤同样深有感触。以前,触响警报的是5级风。“禁止一切野外用火,电也不行。”那时大多是平房。5级风的警报一拉,家里就不能生火做饭了。若此时谁家烟囱还在冒烟,消防车会直接向烟囱里灌水。

“当时没有手机能看天气预报,每当风大的时候,镇里的消防队就会拉响警笛,长长的一声表示不许烧火,相对短的几声表示解除警报。没有警笛的林场,会升起一面旗,告诉大家超过5级风了。”生活在漠河的王玉玉还记得,为了防止饿肚子,林区人会“观天象,做准备”。如果天空中出现了像细小的鱼鳞般的卷积云,第二天有很大概率会起风,小吃铺也会提前多做几锅包子、馒头,大家都会有意识地多买一些放在家里。

1987年5月6日大兴安岭火灾发生后,中央森林防火总指挥部成立。从1987年9月开始,马坤一直在图强林业森林防火指挥部工作。防火部成立之初,灭火工具十分简陋,只有被称之为2号工具的“皮条子”。“我们都是自己做的:把汽车轮胎扒层皮儿,用铁棍子卷上。有时候是用桦树条捆着,跟绑扫帚似的。”

其他装备也很简单。“(灭火队员)上山时背着塑料布和大衣。军大衣都是很少的,职工一般穿的是羊皮棉袄,带个袋子就上山——不像现在有睡袋,那时候啥都没有。”在山上,灭火队员没有固定住的地方,找块空地,往地上一躺,将就睡上一觉。

1988年,马坤所在的防火办收到了第一批风力灭火机;1990年开始,巡护直升机开始投入使用;2002年,火灾现场有了气象观测车、移动信息应急车、通信车、野炊车和诸多叫不上名来的设备,甚至连降雨火箭炮都准备好了。

“小时候经常会有森警的防火直升机巡逻,孩子们都会追着看。那种森警的橘黄色,现在印象还特别深。”江安说道,“很多孩子可能上高中甚至上大学之前见过的唯一一种飞机,就是森警的巡逻机。”有一次,一架飞机降落在学校操场,正在上课的孩子纷纷跑出去看,“老师都拽不住”。彼时,学校操场算是镇里为数不多的空旷平坦地方,现如今,镇里和下属的林场都有小型直升机机场。

人们的防火意识也在加强,每到防火期,消防车、装甲车和直升机齐出动,进行防火宣传。“大家穿得整整齐齐,站在车上,绕着整个海拉尔(呼伦贝尔市辖区之一)发传单,基本上是车头对车尾,围着整个城市绕一圈,至少有三四百辆车。”与此同时,直升机从天上往下撒传单,地上的人用大喇叭宣传。这阵仗,消防员王涛在2000年做森林消防员前从未见过。

这些都有助于森林防火工作实现重大转变。自1988年以来全国年均发生森林火灾7082起、受害森林面积7.3万公顷,分别比1987年之前下降了55.6%和92.3%。(摘自《看天下》)

新闻推荐

我国将全面建立 统一的城乡居民医保制度

新华社北京5月13日电(记者张泉)国家医保局会同财政部日前印发《关于做好2019年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障工作的通知》,要求全面...

 
相关推荐